修行問答及其他

《六祖法寶壇經》的智慧與功德發佈日期2021/04/06

《六祖法寶壇經》的智慧與功德


 
編者按:2021年2月24日馬來西亞「榴蓮台」「佛山論劍」節目主持人王振威老師,邀請溫金柯老師參與當晚(包括主持人總共五位與談者)兩個小時的網路直播,主題是「開悟?開心?開運?暢談《六祖法寶壇經》之智慧與功德」。住在北京的齊娜同修,發心將主持人與溫老師在節目中問答的全部內容整理成文字稿,以豐富本網站的內容。 
 
主持人:今天我們要談的題目是「開悟?開心?開運?暢談《六祖法寶壇經》之智慧與功德」。我們先請溫老師談一下,爲什麽這一部經典《六祖法寶壇經》在整個佛教,特別是漢傳佛教裏面,他的地位爲什麽會那麽重要?

溫老師:《六祖法寶壇經》是在所有的漢人著作裏面唯一被稱爲「經」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六祖惠能在中國佛教歷史上的影響力。佛法傳到中國來,對中國佛教影響最大的應該是鳩摩羅什。因爲他所翻譯的經論,奠定了整個漢傳佛教的思想規模。在此基礎上,後來的一些本土宗派漸漸發展出來。在這當中,我想對於更後來的中國佛教影響最大的,應該就是禪宗。禪宗最開始是印度的菩提達摩到中國來,直接傳遞了跟經典相合的修行經驗。雖然達摩祖師所教的禪法,在一開始的時候,並不太受到當時佛教界的重視,可是經過了二祖、三祖的沈潛,到四祖道信的時候,法門就開始興盛了;到五祖弘忍,東山法門就更興盛,然後就有六祖惠能。由於這個人的智慧明利、方便具足,再加上他的弟子的弘傳,影響就更大。
禪宗到五祖弘忍,就已經很厲害了。他的弟子,除了惠能,還包含神秀,形成了南宗禪、北宗禪,在當時整個中國佛教的影響已經非常的巨大。六祖惠能之後,經過他的弟子神會,透過一些辯論,讓南宗禪取得漢傳佛教禪宗的正統地位,乃至於惠能其他的弟子們,像是南嶽懷讓、青原行思這些人,乃至於形成了臨濟宗,曹洞宗等。後來整個漢傳佛教的出家人,大部分都是臨濟、曹洞這兩個系統下來的。天台宗、華嚴宗、律宗相對來說影響都是比較弱的。當然淨土法門也很興盛,可是不可諱言,淨土宗的教義比較貧乏。所以《六祖壇經》就顯得非常的重要。而且惠能提倡的修行法門非常的簡捷扼要。他强調誦讀《金剛經》,從般若波羅蜜入手,掌握了大乘佛法的宗要;除此之外,最主要禪宗有師弟之間解脫經驗的指授傳遞。這個風格有點像藏傳佛教的噶舉派或是寧瑪派,也就是密勒日巴或者是蓮花生大師,他們同樣是在經典之外,還有解脫經驗的直接傳遞。我覺得最主要是有解脫經驗的傳遞,因此影響會特別大。

 
主持人:今天我們的題目是「開悟、開心、開運」。有句話叫做「快樂無憂是佛」。一般人有一個錯誤的見解,認為佛教是很悲觀的,很厭世的,想要離開這個世界的。禪宗是最有原創性的中國宗派,這部《六祖壇經》是代表性的一個經典著作。如果還沒有開悟之前,這一部《六祖壇經》可以幫助我們心開意解嗎?溫老師,讀這本經典就可以心開意解、快樂無憂嗎?是這樣嗎?溫老師!

溫老師:如果從《六祖壇經》的脈絡來看,它强調「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每一個人本來就具足佛性、清淨本心;認明清淨本心,是一切學佛的基礎。我想這樣的見地,在藏傳佛教也是存在的。像是噶舉派的大手印見,也是首先要去認明自心的「空」與「明」。如何認明清淨本心?《六祖壇經》所提供的方法首先是:你要去誦讀《金剛般若經》。《壇經》說,上根的人只要持誦《金剛經》,就能認明清淨本心。如果無法就這樣認明清淨本心的話,應當去找善知識爲你示導見性。所以他强調的是般若智慧,透過聞思就可以見性;但如果你透過聞思,還是沒辦法確立正見的話,那你應當請善知識,協助你認明自己本來具足的清淨本心。
《六祖壇經》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他强調正見的現觀與確立,正見的確立是一切修行的基礎。所以《壇經》的〈疑問品〉,可以看到對所謂「功德」的看法。六祖透過達摩祖師和梁武帝對話的這個公案,指出即使你努力做善事,可是你的正見並沒有確立的話,你所做的其實是可惜的,或者就是被否定的。也就是說,做布施、供養這類事情,如果沒有見性、不了解清淨本心,那只是世間的功德。〈疑問品〉接著又講到念佛求生西方淨土,他也是認爲:如果沒有認明清淨本心,用分別心妄想往生西方,也是不對的。
所以你可以看到它非常非常强調「正見為修行之根本」。這樣的一個見地,其實從原始佛教的《阿含經》開始,就是這麽主張的,《阿含經》說「八正道」是以「正見」爲首,「正見」確立以後「正思維」,之後才有「正語、正命、正業」,接下來有「正精進」、「正念」和「正定」,由此可見「正見爲修行之根本」。這也是《六祖壇經》非常强調的。我最近比較常讀《密勒日巴歌集》。密勒日巴他們這一派也是强調「見、修、行、果」,「見」是「修」的基礎。密勒日巴說:「無聖無魔見之要」。他們這一派的根本經典《恆河大手印》說:「若離執計是見王」。離開「好壞」的分別與偏執是「正見」。這就是《金剛經》所强調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為正見的確立。
接下來密勒日巴講「修」的要點是什麽?他說:「無散無執修之要」。離散亂、離戲論。第一個是「見」的確立,你要在「屏息諸緣,不生一念」的狀態之下,觸證到悟境或者是叫做清淨本心,接下來是「修」,安住於定慧一體,長養聖胎。接下來,「行」的話,密勒日巴說「無取無捨行之要」,就是在歷緣對境當中,對於衆生不貪著也不捨棄。這實際上就是「諸惡莫作,衆善奉行」的層次。最後是「果」。密勒日巴說:「無希無疑果之要」。就佛法的這四個次第來看,《六祖壇經》都有其相應的內容。可是我覺得相對來說,它有一個缺點,就是它的邏輯基礎並沒有像西藏人那麽樣清晰。西藏人的思維邏輯與教理架構,還是比漢人清楚。所以如果我們通過佛教教理的架構,可以很清晰的把《壇經》的思想內容呈現出來,可以看到它也有一個非常嚴謹的架構。可是如果我們沒有這樣的教理基礎,就直接去讀它的話,有時候可能會被它搞混。
譬如說,透過印順導師的《中國禪宗史》,可以看到,在六祖的後人分出很多不同的看法,比如說有些人重視經教,有些人輕視經教,有些人重視禪定,有些人輕視禪定。當然還包括有些人念佛,有些人不主張念佛,禪宗有這些可能性。《六祖壇經》强調的是見性,他也這樣說:你只要見性了,一切功德就具足了。可是我們可以看到《六祖壇經》也有談到「若全執空,即長無明」,見地如何,還是要再確認。他也說:「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認爲這個法門可能會被人錯解、毁謗。我舉一個例子,前一段時間大家都在看蔡志忠說的,他說自己不拜佛、不燒香、不打坐、不讀經,然後說他自己是達摩祖師以來的禪宗第一人。那麼,六祖頂多只能排名「第三」吧?這應該就是六祖所預先看到的「愚人不解,謗此法門」。《六祖壇經》說,持誦《金剛經》你就能够見性,所以他絕對不會叫你不要讀經。他在批評「念佛生西方」那一段,他說「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他並不是不念佛。他當然也不是「不打坐」,你看六祖惠能自己是肉身菩薩。我們可以由此推定他的禪定力一定是非常好的。所以,後來出現的「狂禪」,這些人透過讀《六祖壇經》片面的理解,實際上就造成了對這一個法門的誹謗。
所以,回答你的問題,我認為《六祖壇經》强調的是:一切學佛的基礎是要樹立正見;而正見就是以聽聞經典爲基礎的「見自本性」。這就是把「聞思修證」四個次第統貫在一起。他認爲,你讀經典而如果沒有到「見性」的話,那還沒有到家。在這之前,「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所以《壇經》第一品提到的神秀,神秀是弘忍的上座弟子,又是「教授師」,他也通達很多佛學,而且能够教別人。可是弘忍並不肯定他,因爲他還有分別見,對空性的理解還隔了一層。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六祖壇經》極度的强調見性,正見的確立是一切佛法的基礎。你可以看到《壇經》也是修習六度的,他並不否定六度萬行,但是六度萬行還是以「見性」爲基礎的。他會强調「內心謙下」、「常行普敬」、「不與人諍」、「不說人過」這些德行,也是强調的。亦即,一個人修行好不好,還是要從這裏來看。
所以我認爲《六祖壇經》的架構是非常完整的。可是如果教理的基礎,或者邏輯的基礎,並沒有那麽清晰,可能會帶來一些錯解。我覺得教理還是跟修行不可脫離的。藏傳佛教對於經教的訓練,是我們漢傳佛教必須要補充的,應該說,在唐代,也就是六祖惠能的時代,是一個義學非常發達的時代。因此,在當時不須要特別强調經教的訓練,而是在此基礎上强調「見性」,有他的時代背景。可是如果是在義學衰微的情況下來閱讀的話,我覺得經教的基礎還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他也强調善知識的作用,這和藏傳佛教强調上師與傳承口訣的教導是蠻類似的。

 
主持人:溫老師!談到修證的問題,這裏會有千絲萬縷的關鍵性的東西值得我們去思考。比如說,我們學佛就是要成佛、要證果開悟,對不對?可是有些人說我們要「忍而不證」,有些人是「未證言證」,那到底證悟了沒有,要用一個什麽樣的標準去衡量?比如說,我們要去一個地方台北,到了台北的時候,我們知道這是台北了,可是在學佛的大觀園裏面,到底誰有修證,誰沒有修證?我們要以誰的言論爲根據和榜樣的方向去學習、去跟著跑?你怎麽樣釐清這樣的一種千絲萬縷的關鍵性的問題?

溫老師:我覺得《六祖壇經》特別殊勝的地方,是強調正見的證悟。不管是《阿含》也好,《般若》也好,《六祖壇經》也好,都強調見地是最重要的。但是從《雜阿含經》開始,所强調的正見包含了兩個部分,一個是你要相信三世輪迴、業報不失,這是「世間正見」。第二個是「出世間正見」,就是「四聖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滅諦」的現觀。對滅諦的現觀才能於佛法「得無所畏」,對佛法已經再也沒有疑慮了,這才是進入聖者之流。你看,像印順法師的《成佛之道》也說,「學佛法者當前的唯一目標」是要證初果。因此談到佛法的修行,證悟是一個關鍵的基礎,這也就是六祖所說的「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可是在我們漢傳佛教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像剛才您所說的,要麽就是未證言證,要麽就是說證悟是不可能的,這是兩邊。
我覺得應該是說,證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證悟是修學佛法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所以佛教徒不應當說「證悟是不可能的」。如果說證悟是不可能的,這個其實就是對佛法的毁謗。其次,當然我們也要審慎。一個人的證悟,我覺得在佛教裏面很麻煩的地方在於,把「證悟」當成很虛榮的東西。其實證悟跟別人無關。你是不是「信解業報不失」,是不是「明白諸法如幻」?就自己修學來講,這件事情就很單純。可是如果扯到別的地方去,就會變成說你是不是未證言證,你是不是有大妄語。這件事情要怎麽解决呢?就是把它分清楚,這其實是(「個人修學」和「得到他人承認」)兩個層次的問題。
就法義論法義,《六祖壇經》就是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我此法門,唯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這是修行的最初的基礎。你讀誦《金剛經》就能够見自本性,如果不能見自本性,就請善知識爲你指導。
就「得到他人承認」這個層次來看,整個中國禪宗後來似乎形成了一個看似奇怪的風氣,就是過分的强調開悟這件事情,好像把開悟當成一個終點。其實它不是一個終點,而應該是一個起點。就佛法來說,證悟或是「現觀滅境」,是修行的基礎,是修行的開始。就佛法法義上來講,不管是《阿含》也好,《般若》也好,禪也好,印順法師在《成佛之道》所說的也好,都是强調對於空性的現觀是修行的第一步。至於說是不是要把這東西拿來跟別人炫耀,或是得到佛教社群的承認,我覺得這是另外一個問題。對於漢傳佛教來說,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沒有一個統一的或是具有公信力的義理教學基礎,我們的規矩是很散漫的,教派的約束力是很差的,這件事情或許在藏傳佛教比較能够得到約束吧?
因此,應該這樣說,首先,證悟是很重要的,這是修行的第一步,我們應當要把證悟當成重要的事。《六組壇經》說證悟並不困難,讀誦《金剛經》就可以證悟了。如果不明白就尋訪善知識。六祖說,不明白的時候是愚人,可是等到他認明清淨本心的時候,就跟智人完全一樣了。
然後,如何去解决「社群承認」這件事?簡單來說,就是說別人說他自己開悟,你根本不用理他。我們不用說,一個人開悟,所以我們就要尊敬他。用我們李老師的話來講,他說「笨蛋才跟我學開悟,聰明的人要跟我學做人。」李老師說,真正能够感動人的,並不是他有沒有開悟,而是他的人格。他是不是人格很潔淨,做人是不是很柔軟?他是不是不會抱怨,是不是「念恩不念怨,觀功不觀過」。他是不是「堪任難事,果敢受苦」,其實都是從做人來看的。我們李老師時常講,一個人修行好不好,要表現在有人的地方;你是不是止息貪嗔,是不是人格潔淨,而不是在能不能把佛法講得很玄妙,大家被你唬的一楞一楞的。其實不是的。佛法應當是能够講得讓人明白,讓人家心開意解,這樣的人才是值得敬重的。
 
主持人:溫老師,你的意思是說,見性是很自然的、可以成就的,解脫也是非常可能的。那悟後還是要修,對不對?見到本地風光是很容易的,那保任那個境界才是比較難的。你的意思是這樣嗎?

溫老師:李老師說,證悟「法眼淨」有三個條件,第一個叫做「知滅」,知道什麽是「滅境」,知道當妄念止息的當下,不可說不可說的諸法本來面目,這是「知滅」,這是容易的。六祖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這就是「知滅」,這是最簡單的,言下就能够明白。也就是你有善知識,你對善知識有信心,為你曉示本心的時候,你也能够止息妄想,確實對於「滅境」有觸證,就是對於一切煩惱皆不生的狀態有現觀的經驗,這並不難。這是第一個。第二個,稍微難一點的是「知向滅之道」。你知道「滅境」是什麽之後,能不能用當下一念心安住在裏面,這是稍微難一點的。如果用密勒日巴所說的「見、修、行、果」來看,「見」之後的「修」,其實就是「離散亂,離戲論」,這個比「見」稍難一點,可是有善知識指導,或者是自己有打坐的習慣或經驗的,其實也並不難。
第三個最難的條件是什麽?是「向滅不退轉的動力」。這是什麽?就是你的貪嗔習性,你無明的慣性。看你的人格卑劣不卑劣、潔淨不潔淨?看你在歷緣對境中,是選擇你過去的慣性,還是選擇你在「知滅、知向滅之道」時所確認的真理。是認「真如」還是認「妄念」、認「貪嗔」,這才是最根本的。所以,我們沒有必要把「認明諸佛妙理」,所謂的「知滅」,當成有什麽了不起的事。然後「知向滅之道」,就是我們能够在獨處的時候,在「屏息諸緣」的時候,安住在「妄念不起,戲論不起」當中。接下來,真正的考驗,就是在歷緣對境當中,在面對自己、面對別人的時候,乃至於面對苦樂順逆、稱譏毀譽、名聞利養的時候,你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貨色?這才是最重要的。這就是道心與善根。
如果這三個條件具足了,這個人就會不斷的邁向證悟、解脫。所以你看,所有的禪師在被指導悟道之後,還要跟著老師修行。老師除了讓他明白「原來自己與諸佛平等無二」,就一切都解决了,還是要不斷的被老師鉗鎚你的善根,不斷鉗鎚你的行持和德行。
 
主持人:不斷的驗證再驗證。這讓我想起,李老師每次講的一句話,就是「以法爲師,以自爲光」,對不對?禪宗的氣魄就是「不與萬法爲侶,不與千聖同步」,類似這樣的東西,「獨坐大雄峰」這樣的氣魄。是不是現代的修行應該有這種精神?

溫老師:我是想的,就是「獨坐大雄峰」,「不與千聖同步,不與萬法爲侶」,這是自己的事情。我非常喜歡「見修行果」這個分法。就是說,佛法的言說,有時候看起來有矛盾。譬如,有時候說「你要警惕因果業報,要好好做人,不要說別人的過失,要原諒別人」這些德行方面的見解,他有時候又說「百千萬劫的罪業,一刹那都消散殞落了」,「何故生戲論,謂有生老死」,「業煩惱非實」;有時候掃掉,有時候又建立起來。這個問題我覺得用「見修行果」四個層次來分別,就能夠清晰。亦即,當在講「見」的時候,那確確實實是「無善無惡,無佛無魔」,「沒有罪業,也沒有煩惱」,「煩惱即菩提」,「一切法平等無二」,這是「見」的層次。「修」的層次呢?就是「離散亂,離戲論」。「行」的層次呢?就是戒的問題。
以前有同修問我一個問題,他說:「老師,佛法說『不當真』。如果我的手被針扎到,我縮了一下,那是不是當真了?」我說:「你這樣就把層次搞混了。」我說:「五祖弘忍不把衣鉢給神秀,而一定要傳給惠能,他當真不當真?他們不是『不思善、不思惡』嗎?釋迦牟尼佛會去乞食。《金剛經》說,『世尊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可見他會肚子餓。他爲什麽要對肚子餓産生了實在感?」他說:「那是日常生活。」我說:「對的!見修行果,行的層次就是日常生活的層次。日常生活的層次就是:看到惡就要離開,看到善就應該要去實踐,自己有錯事就要懺悔,這是行的層次。要勇猛精進,這是行的層次。『行所應行,受所應受』是行的層次。該捨生取義就捨生取義,該布施的時候要布施,該忍辱的時候要忍辱。」佛法在不同的層次各有其語言,你不要把「見」的層次的語言套用到「行」的層次。所謂的「狂禪」就是把這些混亂掉了,變成詭辯。密勒日巴說:「無希無疑果之要」,沒有希求沒有疑懼。對佛果沒有希求,就是果地。佛教有時候的一些語言會談到這個。像是密勒日巴說,「我對淨土一點嚮往都沒有」。這時候他談的是果地,對一切都沒有希求。如果把層次搞混的話,就覺得他怎麽在破壞佛法,他是在毁謗淨土嗎?我們要了知,在談見的層次,就是緣起即空,「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明盡……無智亦無得」,一切皆無,那是「見」的層次。「修」的層次呢?「修」的層次就是不淨觀,念佛觀,數息觀……離散亂的方便。這個層次又說有東西要修。「行」就是日常生活一些爲人處事的東西,能夠忍辱,是不是能夠慈心於萬物?乃至於能不能持守戒律。你不能說:「有分別心,才會有戒」。
 
主持人:我們談了開心,然後也談了開悟,那我們再來談開運。因爲還在農曆的新年期間,藏曆也在新年當中。那我想問,這個開悟的經典讀了或者修了可以讓我們開悟。那可以開運嗎?我們說「福慧雙修」,除了智慧之外,福報跟功德也是很重要的。一般談福報、談工作,我們要修什麽財神法,或是修這個那個的。那這樣的一個經典能夠幫助我們累積福德資糧嗎?溫老師。

溫老師:關於「般若能生萬法」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在佛教的義理裏面,福和慧在開始的時候是兩個層次。譬如說,有「沒有福德的阿羅漢」。他雖然是解脫者,可是托鉢的時候得不到供養。因果業報是一個邏輯,解脫是另外一個邏輯。解脫,是他對於「要不到飯」這件事情他是接受的,可是客觀上來講,他還是要不到飯。福德跟解脫,在邏輯上,是可以拆開來的,這是第一。禪宗有一個很有名公案,提到「不昧因果」和「不落因果」。你如果認為有般若的話,就能夠産生所有的福德,那就是認為「大修行人不落因果」,這叫「野狐禪」。所以應該是「不昧因果」,亦即因果本來就是因果。目犍連尊者是一個大阿羅漢,神通第一,都可能因爲業報的關係被人家打死。他說:這是自己過去所造的業,現在還報,所以沒有嗔心。這是他的解脫。可是就其福德來講,也是「果報還自受」。所以這一點我們要分清楚。對於這件事情,《六祖壇經》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他的意思是說,其實福德是輪迴中的事情,「出離生死苦海」比「追求輪迴中的福德」更重要。也就是說,一個阿羅漢,他要不到飯又有什麽關係呢?他意思是這樣。所以他强調「見性」是首要之事。其次,如果就大乘佛法來說,「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這是解脫生死苦海;「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就是說,大乘佛法要證悟、要絕諸戲論,也要落實在因緣果報的脈絡中,所以要布施、持戒、忍辱。在般若之外,還要有福德,這才是圓滿的佛果。《六祖壇經》强調解脫最重要,所以他說「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所以印順法師說,禪宗是「小乘急證精神的復活」。從這一點來看,確實是這樣的,具有這一個特色。可是佛教本來就是强調解脫勝於福德,這是佛教本來的精神。所以某種程度,印順法師這個批評也可以說沒有什麽道理。
 
主持人:那我們的節目來到尾聲,《六祖壇經》裏面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祝福大家能够因此而開心開運,然後到最後開悟,祝福大家如意吉祥,福慧雙修,得大自在,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