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問答及其他

檔案下載(按滑鼠右鍵:另存…)

可以禪淨雙修嗎?(溫金柯)附PDF檔案下載發佈日期2020/02/02

 
 

可以禪淨雙修嗎?
溫金柯


一、前言:

        現代禪創始人李元松老師,在2003年講授《淨土九堂課》時說:「現代禪的學習是『禪淨雙修』,活著的時候應努力做無顛倒想的人,死後往生彌陀淨土。」又說:「念佛法門會讓人親證涅槃,這是(老師的)經驗;但老師的信仰是,沒有現證涅槃,念佛也會往生。希望你們早晚要念《淨土發願文》,要安心,平常做一個快樂、聰明、有品的人,臨終時一心念佛。這就是禪淨雙修──活著的時候做一個覺悟的人,死後往生彌陀淨土。」「要靠自己到達涅槃解脫,對有些人不難,但對有些人是困難的。但念佛可以讓弟子很快契入涅槃、向涅槃;就算沒有向涅槃,百年之後往生彌陀淨土,也好。禪淨雙修,包括對小孩、(對)沒有哲學思辯(能力)的人都很容易的。」
[1]
        《淨土九堂課》是李老師在往生前最後一次對全體弟子正式講授的課程,並指出這次的開示是「最高口訣已經普傳」,因此,「禪淨雙修」四個字,對於現代禪弟子來說,可以說就是所修習的法門的標誌吧!
        今(2020)年1月初,馬來西亞佛友王振威老師寄來該國的佛教媒體平台的一篇文章,題目是「淺論禪淨雙修」。內文表示:「真正的禪修者,或者念佛人,不會鼓勵『禪淨雙修』。」因為「『修禪』與『念佛』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法門。」由於作者在文末提到現代禪李老師,因此王老師問我「要不要寫些回應?」。我略讀該文之後,覺得可以「合掌令歡喜」,不必費心。但是王老師認為「事關禪、淨的修證和見地問題」等等理由,還是希望我寫點東西於是應允了王老師的厚意。由於年關接近,並無閒暇。直到舊曆年假期間,上網查詢看看,發現這個問題在當今的教界,似乎還是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狀態,所以也覺得稍加釐清,似乎並無不可。
 
二、眾說紛紜

        一般而言,反對「禪淨雙修」的人,所提出的理由主要是從「參禪」與「念佛」這兩個法門,在修學心態上的差異而說的。如在網上看到,台灣的白雲禪師(1915-2011)也說:「我一直說『禪淨不能雙修』,為什麼?『淨』是強調『有』,絕對信有阿彌陀佛,有極樂世界,依四十八願念佛觀佛,依信願行而修證。『禪』必須藉靜慮,思惟修而悟自心源,以達明心見性,必須突破一切的『有』,而達『無』的修養。」
[2]
        即使古代提倡念佛往生淨土的禪師,也有類似的看法。著有《淨土或問》的元代臨濟宗禪師天如惟則(1286-1354年)在其語錄中,引述其師中峰明本禪師(1263-1323年)的話:「參禪只為明生死,念佛惟圖了死生。但向一邊挨得入,兩條門路不多爭。門路雖不多爭,却不許互相兼帶。參禪者單單只是參禪,念佛者單單只是念佛。若是話分兩頭,彼此都無成就。古人有箇喻子云:『譬如脚踏兩邊船,這邊那邊都不著。』兩邊不著尚無妨,照顧和身都陷却。記取記取!勉之勉之!」(X70.767b)
        有一部分專門提倡「稱名念佛」的淨土宗人,也特別強調發願往生淨土的人只能稱念佛名,除此之外,如果還想要修習以定心相應為主的「觀相念佛」或以般若智慧相應的「實相念佛」,不但不能往生極樂,還會受到護法神的責罰,甚至可能會墮於無間地獄。這可以說是極力反對禪淨雙修的。如日本法然上人的〈二枚起請文〉說:「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正因,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正行,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正業,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觀想,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智慧,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三心,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四修,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五念。彌陀以稱名為本願,厭穢欣淨亦在稱名之中。法藏菩薩往昔發起本願之故,應信彌陀如來之自在神力。此外若存深奧,今生必受一切護法神祇責罰,來世漏於彌陀本願,墮於無間地獄矣!」
[3]
        但是,古德也有認為兩者不相妨礙,念佛不但不礙參禪,而且有益於參禪的。如明代的紫柏真可(1543-1603)在其《雲棲淨土彙語》說:「古謂『參禪不礙念佛,念佛不礙參禪』。又云:『不許互相兼帶』。然亦有禪兼淨土者。如圓照本、真歇了、永明壽、黃龍新、慈受深等諸師,皆禪門大宗匠,而留心淨土,不礙其禪。故知參禪人,雖念念究自本心,而不妨發願,願命終時,往生極樂。所以者何?參禪雖得箇悟處,倘未能如諸佛住常寂光,又未能如阿羅漢不受後有,則盡此報身,必有生處。與其生人世而親近明師,孰若生蓮花而親近彌陀之為勝乎!然則,念佛不惟不礙參禪,實有益於參禪也!」(X62.16c)
        紫柏真可認為,發願往生淨土的人,可以只是執持名號而不參究,但是也可以發願往生淨土,並且參究見性。他說:「國朝洪、永間,有空谷、天奇、毒峯三大老。其論念佛,天、毒二師,俱教人看『念佛是誰?』唯空谷謂:『只直念去,亦有悟門。』此二各隨機宜,皆是也。而空谷但言『直念亦可』,不曰『參究為非』也。予於《疏鈔》,已略陳之。而猶有疑者,謂『參究主於見性,單持乃切往生』,遂欲廢參究而事單持。言『經中止云執持名號,曾無參究之說』,此論亦甚有理,依而行之,決定往生。但欲存此廢彼則不可。葢念佛人見性,正上品上生事,而反憂其不生耶?故《疏鈔》兩存而待擇,請無疑焉。」(X62.16c)
        由此可見,禪淨兩個法門是否可以雙修,在古代就存在眾說紛紜的情況。而這個情況,在民國以來的漢傳佛教也仍然繼續存在。當代傳統的漢傳佛教,有兩位受到極度尊敬的僧人,即虛雲老和尚(1840-1959)和印光大師(1862-1940)。他們對此問題的看法就不一樣。印光大師認為,一般所謂禪淨雙修,只是「美其名曰禪淨雙修,究其實則完全是『無禪無淨土』。何以言之?不到大徹大悟,不名『有禪』。今之參禪者,誰是真到大徹大悟地位?由注重於參,遂將西方依正莊嚴,通通會歸自心,則信願求生之念毫無。雖名之曰念佛,實則與念佛之道相反。或又高張其辭曰『念實相佛』。實相,雖為諸法之本,凡夫業障深重,何能做到?弄到歸宗,禪也靠不住,淨也靠不住。」
[4]而虛雲老和尚則對此說不以為然。他說:「《印光法師文鈔》,專弘淨土,是很好的;但有偏見。誰人向他問禪,就被他罵。」[5]他在一九五五年二月二十日於江西雲居山,特別針對印光大師上述透過詮釋永明〈四料簡〉來貶低禪宗的講法,做了反駁。虛雲老和尚的結論是:「我平生沒有勸過人不要念佛,只不滿別人勸人不要參禪。」[6]可以說,對印光大師的態度表達了明確的不滿 。
        從這個脈絡來看,無怪乎相關諍論和疑慮的聲音,在傳統佛教界仍然迴盪著。
 
三、法門的對立與融攝

        對於日本淨土宗法然上人主張往生淨土只有稱名念佛一行,其他所有的諸行皆悉廢棄的依據,也就是他的《選擇本願念佛集》,我在2007年12月寫了〈新眼光讀日本淨土宗法然上人的《選擇本願念佛集》〉一文
[7]有詳細的討論,有興趣的讀者可在網上檢索,這裡不再贅述。以下主要來討論其他的一些看法。
        認為「禪淨是截然不同的法門」,因此就不能「雙修」。他們提出來的理由,諸如:「淨土靠他力,修禪憑自力」、「淨土要信願,修禪須定慧」、「淨土宗執有,禪宗突破有」、「參禪只為明生死,念佛惟圖了死生」……這些講法看似合理,其實經不起稍加深究。因為事實上,佛法的修學本來就是立體多重層次的。〈七佛通戒偈〉說:「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T2.551a)這裡列有三個層次。《中論》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T30.32c)這是兩個看似對立辯證的層次。《大智度論》說有四種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為人悉檀,三者、對治悉檀,四者、第一義悉檀。」(T25.59b)佛法說世界是緣起的,天台宗的詮釋是「十界互具,一念三千」;而華嚴宗則有理解緣起世界的十個不同角度,即十玄門:「同時具足相應門、廣狹自在無礙門、一多相容不同門、諸法相即自在門、隱密顯了俱成門、微細相容安立門、因陀羅網法界門、託事顯法生解門、十世隔法異成門、主伴圓明具德門」(T35.123a),這把世界的立體多重層次說得更加的透徹。
        李老師曾經說:「『只管打坐』乍看之下,似乎純是訓練禪定的方法,但其實打坐修定只似浮在海上的冰山而已,在水面之下冰山的基座是碩大無比的。換句話說,打坐修定之前的道基、打坐修定的見地,以及打坐修定的具體方法和趣向目標,都包括在只管打坐中不可分離──而以只管打坐為中心,圍繞在只管打坐週圍的,依舊是佛法的正常道──信、戒、定、慧。」
[8]這段話可以說,已經把佛法修學的立體多重層次揭露得十分清晰。
        同樣的道理,我們如果這樣說,應該也是符合事實的:「『發願往生,一心念佛』乍看之下,似乎純是『持名念佛』而已,但其實『稱名念佛』只似浮在海上的冰山而已,在水面之下冰山的基座是碩大無比的。換句話說,『稱名念佛』之前的道基、『稱名念佛』的見地,以及『稱名念佛』的具體方法和趣向目標,都包括在『一心念佛』中不可分離──而以『一心念佛』為中心,圍繞在『一心念佛』週圍的,依舊是佛法的正常道──信、戒、定、慧。」
        也就是說,無論是禪還是淨土法門,都不能把它們理解為表相上,以為只是機械式的操作而已,而沒有看到它們相互融攝的實質。如果看到它們的實質,就不會被它們表面上的差異所誤導。
 
四、念佛與修證

        如果進一步去了解佛教經典中所說的淨土法門,就可以看到念佛法門也是修證佛法,斷惑證真,順入涅槃的法門之一。不能說念佛就與修證解脫道沾不上邊。前面所認為對立的自力與他力、信願與定慧、俗諦有與勝義空、明生死與了生死……何嘗可以認為念佛法門只有一邊,而不知道它們是次笫相生或一體的兩面呢?
        以佛經中所說的念佛法門來看,如《般舟三昧經》說,修「般舟三昧」的人,一心專念,成就的時候,現見佛立在前。見到了佛,就進一步的作唯心觀︰「作是念︰佛從何所來?我為到何所?自念︰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至。自念︰欲處、色處、無色處,是三處意所作耳。(隨)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心是佛,心(是如來)佛,心是我身。(我)心見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為癡,心無想是涅槃。是法無可樂者,(皆念所為);設使念,為空耳,無所有也。(中略)偈言︰心者不自知,有心不見心;心起想則癡,無心是涅槃。是法無堅固,常立在於念,以解見空者,一切無想願。」(T13.899b-c)這段經文,印順法師在《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與開展》一書中的語譯是:「在見佛以後,應這樣的念(觀)︰佛從那裏來,自己又到了那裏﹖知道佛沒有從他方淨土來,自己也沒有到淨土去,只是從定心中見佛。因此,就理解到三界都是心所造作的,或者說是心所現的。隨自己所念的,那一方那一佛,就在定心中見到了,所以只是以心見心,並沒有見到心外的佛。這樣,心就是佛,就是如來,(心也就是自身,自身也是心所作的)。自心見到了佛,但並不能知見是自心。從這『唯心所見』的道理,能解了有想的就是愚癡、生死,沒有想才是涅槃。一切都是虛妄不真實的,無可樂著的,只是『念』所作的。那個『念』,也是空的,無所有的。前說境不可得,這才說心不可得。如能夠解見(三界、自身、佛、心)空的,就能於一切無想(無相)、無願,依三解脫門而入於涅槃了。」
[9]這是從信願、他力的念佛見佛之「世俗有」,而觀見其「勝義空」的,信願與般若是相生相成的。
        《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敘述他所修習的念佛三昧時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T19.129-8a)「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以念佛心,入無生忍」,所謂「無生忍」,大智度論說:「已得解脫,空、非空,是等悉捨,滅諸戲論,言語道斷,深入佛法,心通無礙,不動不退,名無生忍」。由此可見,念佛法門是直接開啟般若智慧的。在這裡,實在看不出有什麼自力與他力、信願與定慧、俗諦有與勝義空、明生死與了生死之間的隔絕。
關於淨土信願法門與禪修智證法門實質上的契合,明代蕅益智旭大師(1599-1655)的《阿彌陀經要解》稱之為「潛通佛智,暗合道妙」(X61.665c)。
        李老師在〈橫看成嶺側成峰——談中觀與禪的異同及淨土法門的修證原理〉說:「淨土法門之所以也能斷惑證空,根本原理自然不離無相三昧、無願三昧」;「淨土宗的殊勝有兩方面,其一是將佛教三三昧的修證原理融化於感性的信仰中,讓一般『愚』夫『愚』婦順著淨土教的導引,不知不覺也通過修行通軌『頌揚』『啟信』『發願』『修持』『開悟』『證果』的次第」
[10]。這段文字,可視為對淨土念佛法門之所以「潛通佛智,暗合道妙」的說明。
        事實上,「念佛法門會讓人親證涅槃」,在原始佛教的經典《阿含經》中,就普遍存在了。如《增一阿含經.十念品》:「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去眾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佛。」(T2.552C)
        《雜阿含經》550經說明念佛能使人正向涅槃的原理是:「聖弟子念如來、應、等正覺所行法淨,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聖弟子念如來、應所行法故,離貪欲覺、離瞋恚覺、離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何等為染著心?謂五欲功德,於此五欲功德離貪、恚、癡,安住正念正智,乘於直道,修習念佛,正向涅槃。」(T2.134C)這與614經所說的修習四念住而得解脫的原理並無二致:「若比丘身身觀念住,心得離欲,心得解脫,盡諸有漏,我說彼為大丈夫也。所以者何?心解脫故。若受、心、法法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已,心離貪欲,心得解脫,盡諸有漏,我說彼為大丈夫也。」(T2.172a)
        這些都在在證明,一些漢傳與日本淨土宗人,把念佛法門和其他斷惑證真的法門,對立起來,認為念佛的人今生與解脫無緣的想法,是不符經論的。事實上,古天竺唯一的淨土論書,世親菩薩所造的《無量壽經優婆提舍》也說,以願生極樂淨土的心,透過身口意業修五念門,「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T26.233a)。
        西方極樂淨土法門的根本典據,是《無量壽經》,尤其是該經所敘述的法藏比丘的本願,即所謂四十八願。法藏比丘的本願,從內容來看,基本上分為三個大類,一是極樂世界的極度的莊嚴殊勝,二是對於他方世界「欣樂淨土、發願往生」的眾生,臨命終時必定來迎。第三則是阿彌陀佛對於他方世界的修行者,在修行進境上的幫助。一般的淨土宗人,讀誦、研究《無量壽經》,十分重視前二類,尤其是第二類,但總是對於第三類的內容視而不見。這第三類本願的內容,諸如:「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歡喜踊躍,修菩薩行,具足德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T12.269a)「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清淨解脫三昧,住是三昧,一發意頃,供養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T12.269a)「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T12.269b)「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第二、第三法忍,於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轉者,不取正覺。」(T12.269b)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T12.268c)這些內容應該也可以從另一個側面證明,西方極樂世界的信仰,應該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他方世界修行人,活著的時候,得到阿彌陀佛的護念加持,無論在戒(具足德本)、定(逮得清淨解脫三昧)、慧(得至第一、第二、第三法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都得到迅速的增長。二是壽終之後,阿彌陀佛與諸聖眾來迎,往生極樂世界。由此可見,活著的時候,戒定慧迅速增長,死後往生極樂世界,這才是完整的《無量壽經》揭示的信仰生活吧!而這正是李老師所說的「禪淨雙修」的定義呢!
 
五、隨信行與隨法行

        從佛法來說,契入涅槃的途徑很多,最主要的或許就是「信心」與「智慧」。從原始佛教就把學習者主要分為「隨信行人」和「隨法行人」。他們從凡夫位契入聖者之流,成為初果須陀洹時,前者稱為「信解」,後者是「見至」。《大毗婆沙論》卷五十四解釋這四個名詞說:「若外聞他法音多者,名隨信行;若內如理作意多者,名隨法行。」「若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多者,名隨信行;若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多者,名隨法行。」「由彼補特伽羅以信為先,心脫三結,是故名信勝解,由彼依見得至於見,故名見至。」(T27.280a)《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二十三說:「至住果位捨得二名,謂不復名『隨信、法行』,轉得『信解』、『見至』二名。此亦由根鈍利差別。諸鈍根者先名『隨信行』,今名『信解』。諸利根者先名『隨法行』今名『見至』。此二聖者信慧互增故,標『信解』『見至』名別。」(T29.122c)
        而初果須陀洹,無論是「信解」還是「見至」,他們同樣都斷「三結」:身見、戒取、疑,成就「四不壞淨」:佛不壞淨、法不壞淨、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斷三種見惑,是「智慧」的成就;成就四不壞淨,是「信心」的成就。由此可見,從佛法的修學來看,無論開始的時候是憑藉信心入,還是靠智慧入,最後都會成就信心與智慧,可見二者是輾轉增上的。
        《大智度論》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T25.63a)側重信的法門,是所謂念佛三昧,側重智慧的法門,是「空、無相、無作」三三昧。在《大智度論》中,最為推崇的就是三三昧和念佛三昧:「問曰:有種種禪定法,何以故獨稱此三三昧?答曰:是三三昧中,思惟近涅槃故,令人心不高不下,平等不動,餘處不爾。以是故,獨稱是三三昧。餘定中,或愛多、或慢多、或見多;是三三昧中第一實義實利,能得涅槃門;以是故,諸禪定法中,以是三定法為三解脫門。」(T25.96c)「入三解脫門:空、無相、無作,則得涅槃常樂故,是名甚深法。」(T25.107a)「入三解脫門則到涅槃。」(T25.322c)除了三三昧之外,《大智度論》特別重視的就是念佛三昧。因此說:「復次,先雖說空、無相、無作三昧,未說念佛三昧,是故今說。」(T25.109b)「問曰:如菩薩三昧種種無量,何以故但讚是菩薩念佛三昧常現在前?答曰:…復次,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及先世罪;餘諸三昧,有能除婬不能除瞋,有能除瞋不能除婬,有能除癡不能除婬、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種種罪。」(T25.109a)由此可見,《大智度論》是兼重智與信的。
        《大智度論》還認為,為了增進菩薩的念佛三昧,所以佛陀宣說般若波羅蜜經。而菩薩因為修習般若波羅蜜,而行念佛三昧等諸善法。「有菩薩修念佛三昧,佛為彼等欲令於此三昧得增益故,說《般若波羅蜜經》。」(T25.58a)「因般若波羅蜜故,行念佛三昧等諸善法,生值諸佛。」(T25.338c)由此可見,修習念佛三昧的人,會因為聽聞般若,可以增進其念佛三昧;而修習般若的人,會隨增進信心,修習念佛三昧。這不但說明信與智的法門是輾轉增上的,而且也說明「隨信行」的法門與「隨法行」的法門是相通的,可以兼修的。
        因此,兼修般若與念佛,在大乘佛教來說,應該是很常見的。《大智度論》的作者龍樹菩薩提到一些感應的例子,說「此皆今世現事」。其中有一件是:「復有一國,有一比丘誦《阿彌陀佛經》及《摩訶般若波羅蜜》,是人欲死時語弟子言:『阿彌陀佛與彼大眾俱來。』即時動身自歸,須臾命終。命終之後弟子積薪燒之。明日,灰中見舌不燒。誦《阿彌陀佛經》故,見佛自來;誦《般若波羅蜜》故,舌不可燒。」(T25.127a)這是具體說到古印度有人兼修往生淨土與般若法門的實例。
        鳩摩羅什(344-413)可以說是漢傳佛教最重要的奠基者。他所翻譯的《大智度論》以及其他的大乘經典,對於整個漢傳佛教影響深遠的。他所揭示的這種契合於原始佛教信智並重,輾轉相成的風格,在千年之後,在「禪淨雙修」這個標題下重現,應該一點也不令人意外吧!
 
六、淨為三乘共庇。誰發願迴向,佛都會來迎。

        就往生淨土的法門來說,誠如太虛大師所說的:「淨為三乘共庇」。無論是修習什麼宗派,三論、法相、天台、華嚴、還是禪、密、律,他們要和淨土宗人一樣,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一點也不奇怪,一點也不困難。因為就淨土信仰的根本義來說,就是一念十念,往生一定。從《觀無量壽佛經》九品往生段來看,任何一個佛教徒,無論他是智愚賢不肖,功德多少,只要把他僅有的任何一點點的功德迴向往生淨土,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就會來迎接他往生淨土。因此,一個修習智證法門的人,包括禪和子,想要往生極樂世界,並不須要另外再修什麼,只要迴向往生即可。如《觀無量壽佛經》說:「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及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臺至行者前,讚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彼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并大勢至,與諸眷屬持金蓮華,化作五百化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讚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T12.345a)那些認為「修習禪宗,解第一義的人,不可以發願往生淨土」的人,讀到這些經文,不知做何感想?
        漢傳與日本一些專弘淨土的人,在道綽《安樂集》所說的:「《大集月藏經》云:『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T47.13a)的引導下,發展到否定佛教徒可以修學一切戒定慧的可能性。(《安樂集》這句話無論在引經做據的錯謬,和後來的人引申的錯解,我在〈「末法」與「淨土念佛得度」考——由道綽《安樂集》衍生的重要觀念之檢討〉一文
[11]已做了詳細的討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他們把「持名念佛」與一切佛法割裂與對立起來,一邊註釋淨土三經來成立他們的理論,一邊卻完全無視淨土三經的明文,不能不說是很奇特的。
 
七、結語:如何看〈永明四料簡〉

        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是,主張和反對禪淨雙修的人,都會透過解釋〈永明四料簡〉來說明自己的主張。永明禪師〈禪淨四料簡〉的全文是:「有禪無淨土,十人九錯路,陰境忽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無禪無淨土,銅床併鐵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T47.292a)眾所週知,永明延壽禪師(904-975)是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又被尊為淨土宗的第八祖。身兼禪師與往生淨土的提倡者,把這四個偈子理解為:鼓勵無論是否能夠修禪的人,都要發願往生淨土,也就是提倡「禪淨雙修」和「專修淨土」,這種解釋應是合理的。
        但是印光大師透過他的詮釋,如前所引文,把「有禪」界定為「不到大徹大悟,不名『有禪』」,「凡夫業障深重,何能做到?」這樣的話,「美其名曰禪淨雙修,究其實則完全是『無禪無淨土』。」換句話說,「禪淨雙修」不但不能「猶如帶角虎」,還會變成「銅床併鐵柱」。這樣的詮釋,當然違背了永明延壽的原意了。
因此,有些想要反駁印光大師的人,就想到這樣的偈子是否真的為永明禪師所作。虛雲老和尚就委婉的說:「唯我平常留心典章,從未見到過〈四料簡〉載於永明任何一種著作中;但天下流傳已久,不敢說它是偽託的」。但他認為「永明禪師出身禪宗,是法眼宗的第三代,那會有自抑己宗,說禪不好的道理?」
[12]
        且不論〈四料簡〉是否真的永明禪師所作,在假設它是一個同時提倡「禪淨雙修」和「專修淨土」皆可的禪者的情況下,〈四料簡〉的「有禪」應該解釋為:「修習智慧法門」,而不是「大徹大悟」(大徹大悟的人,怎麼會「十人九錯路」呢?但學習智慧法門的人,有些人就可能走錯路,特別是「有智無信」的人)。「有淨土」則應該解釋為:「發願往生淨土」。換言之,修習禪的智慧法門,因緣如果不具,不一定能夠保證今生解脫,如果能夠發願往生淨土,就能夠更加的穩當。而對於無法修習智慧法門的人,則勸他們一定要發願往生淨土,來生才有保障,把涅槃解脫的可能性寄託於來世。
        《大智度論》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T25.63a)這是說兩者應當兼具。古人又說:「有信無智,增長愚癡。有智而無信,增長邪見。」(X34.943b)這是說兩者不可偏廢。事實上,如果從佛教嚴格的定義來看,如果「智慧」單指「具足正見」的話,那麼,依《雜阿含經》所說,世間正見的內容是:「有施、有說、有齋,有善行、有惡行,有善惡行果報,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眾生生,有阿羅漢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T2.203a)而出世間正見則是:「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T2.203b)。也就是說,佛教的智慧包含了世俗諦的「知業報不失」和勝義諦的「知苦、空、無常、無我、涅槃寂靜」。而這樣的智慧,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之初,曾經感嘆,自己所證悟的無上法,甚深微妙,與眾生的煩惱習全然相反,所以難解難見,而默然不說。其後,經由梵天勸請,佛陀才開始初轉法輪。《大智度論》載,佛陀答應梵天的勸請時說:「我今開甘露味門,若有信者得歡喜;於諸人中說妙法,非惱他故而為說。」(T25.36b)也就是說,佛法的智慧是分享給「信者」的。所以《大智度論》說:「以信力故,能入佛法。」(T25.36a)因此,佛法的智慧,其實是「以信為基礎的智慧」。從這個定義來看,在佛法中,並不存在「有智而無信」的情況。因為所謂「有智而無信,增長邪見」的人,不但不會被稱為智者,反而是被斥為「愚痴」吧!而能於佛法起信,相信「業報不知,諸法如幻」的人,在佛法的領域中,怎麼會是「愚痴」呢?所以,從佛法來說,信者和智者,應該是一體的吧!當然,在世俗人眼中,則不一定如此。
        雖然,有些專修淨土法門的人,由於強調「守愚念佛」,刻意「不示智者之相」。但是一個淨土行者,他一定具足世間正見,相信有此生來世,相信有因果業報,相信世間如夢如幻,不可樂著,又相信有不可思議的救度。這樣的人,如何能說他沒有「智慧」呢?但是誠如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所示的,人因為知道自己是無知的,所以是被認為是智者。而禪宗也有一句名言:「不知最親切」
[13]。但這裡牽涉到的是「什麼是智慧」的定義。看似愚昧又有智慧,看似智慧又有愚昧的人們,或許可以一笑,稱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吧!
 
2020年2月2日寫於台北圓山
 
註:

[1]詳見拙著,〈現代淨土宗的建立與開顯——讀李元松老師2003年淨土九講〉,二○○七年二月十日撰,http://www.unjinkr.url.tw/p_17.htm
[2]白雲禪師,〈禪密、禪淨雙修〉,千佛山全球資訊網:http://www.chiefsun.org.tw/zh-tw/7_summon/3_detail.php?type=1&tag=1&ID=9&sID=74
[3]《法然上人全集》,台北:淨土宗文教基金會,2009年7月,280-281頁。
[4]〈復張純一居士書〉,《印光法師文鈔續編(上)》。https://book.bfnn.org/books2/1317.htm
[5]虛雲老和尚講述,〈禪淨何爭?〉,一九五五年二月二十日於江西雲居山。https://book.bfnn.org/books2/1960.htm
[6]同上註。
[7]拙著,〈新眼光讀日本淨土宗法然上人的《選擇本願念佛集》〉http://www.unjinkr.url.tw/m_34.htm
[9]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846頁。
[12]同註5。
[13]《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語錄》,大正47.58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