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問答及其他

放生的真諦(楊碩誠)發佈日期2017/02/17



 
放生的真諦(楊碩誠

        自小因為身體不好,難免較同齡人多愁善感,不過多屬夾雜著畏懼的茫然,只顧著自己向自己糾纏。二十歲入伍當兵時,有次行經一段坡地,突然在大片雜草中發現一株特殊的四葉酢醬草,之前聽說四葉酢醬草非常稀少,能為見者帶來好運,於是非常雀躍地將其摘下,可是就在採下的瞬間便後悔了,為什麼喜歡的東西就要強占為己有?更何況那是一個生命!這件事對我影響很大,那是第一次清晰地意識到這世界並非只有「我」的存在,我只是無數生命現象之一,一個只以自己為唯一考慮出發的人,太過自大與自私了。
 
        之後的另一件事,所帶來的震撼更大:一日部隊正在進行打掃,有隻老鼠出現亂竄,同僚抄起掃帚攔截,我過去一直是有些怕鼠的,但那日卻也被惹惱(此鼠已在屋內活動數日,有天夜裡還因覓食摔至我身上)而加入驅趕。老鼠被我們嚇得沿著辦公室牆角四處急奔,一陣手忙腳亂中,我揮動的掃把竟擊中老鼠,老鼠頓時奄奄一息。我將此鼠裝入塑料袋中準備提至垃圾場焚化處理,可是就在前往途中,清楚地聽見那生命將盡時所發出微弱的呼吸與心跳,眼淚便倏忽不止地流了下來。那天夜裡,我為過去因無知無感而傷害過的諸多生靈深深懺悔許久,發願茹素兩年(至今仍維持不主動肉食),並開始嘗試參與一些佛教界活動,包括放生。
 
        提起三十年前的這兩件往事,是想告訴大家,當初開始參與放生活動,僅僅就是因為尊重生命,因此對於某些組織者強調的諸多功德好處並不太在意,但卻也極為尊重,覺得若有人因此能多加愛護生命,何不樂觀其成?多年的參與之後,確實於其中感受到很多不可思議的現象,不過隨著對佛法學習及對世間整體觀察的逐步深入後,個人開始對當今漢傳佛教界某些習以為常的“修行”方式進行了一些反思,例如唸經、唸佛、打坐、拜懺、吃素等等,當然也包括放生。
 
        前面所說的「反思」,當然不是否定放生(唸經、唸佛、打坐、拜懺、吃素),相反的,個人認為這非常好,可是就因為好,所以才更要謹慎。首先,佛法鼓勵人修行,但修行是甚麼呢?這是個既單純又龐雜的問題,很難用三言兩語講清。不過經典曾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乃七佛通戒偈,也就是凡是符合前三者的,便是符合諸佛所教導的方向。
 
        我們沿著這個思路來檢驗一下,佛陀告誡我們不可恣意奪取眾生生命,對萬物要體之以悲,行之以慈,放生肯定不違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宗旨,唯一要斟酌部分是自淨己意。那佛陀要我們淨的是甚麼意呢?簡要而言,便是「無明執著」,這個無明所誘發的習性乃我們熟知的貪、嗔、痴、慢、疑。因此當我們沾沾自喜於放生的良與善時,卻往往忘了是否是在自淨己意的基礎上完成這項行為。
 
        如果你的「放生」(包含所有一切修行形式)建立在交換更多的福報(貪);看別人沒做就不高興(嗔);不計後果,沒有選擇性的胡亂執行(痴);做了後洋洋自得,甚至以高等主宰的心態釋放生靈(慢);非得要去做,只能這麼做,不做不行(執著)等等態度下來完成,那麼恐怕反倒離佛教導越來越遠,至少也是大打折扣!
 
        有人認為,我們只負責放生時所存之善念,至於放生的結果,我們可以不用去管。這樣的話語似是而非,這就像是對於孩子只負責生,而不負責教養;對老婆只負責娶進家,不負責照顧關愛;廠商只負責製造銷售,不負責保修;國家法規只負責制定,不負責執行、完善是一個道理。中國人這些年因為經濟發展而逐漸富裕,部分人群的目光已由純物慾的追逐轉向精神世界的滿足,這是一件值得讚許與鼓勵的事。只是雖然方向調整,但仍有許多人未改「暴發戶」式的習氣,連行善也是「強轟亂炸」,沒有細節。當然這或許是某種必然過程,但若能提前意識到,不也能夠及早做相對完善的修正嗎?
 
        佛陀一生弘傳皆是以「正見」為前導的生命態度,正見就是般若智慧,在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波羅蜜中為核心關鍵,失去般若的五度,無法稱為波羅蜜(到彼岸)。因此提倡前五度的同時,肯定要同時強調般若智慧的重要性。就如同養生、藥膳、運動、按摩、針灸⋯⋯ 等諸多對人有益的事,若沒有正確觀念的引領,不也極有可能陷入鄉愿、盲從,反而出現危害嗎?這樣的事,早就出現多次,尤其若為一方之師、意見領袖,對於發動倡議內容,真的不可不慎!

        有關放生的討論,在台灣早已進行多年,政府與民間基本上都持肯定放生所代表的尊重生命態度,不過在具體操作層面,由於以下三項爭議(引用自台灣環境信息中心):

1﹒反向的虐待動物:商業且大量化的放生行為,不只對減少肉食的效果有限,由於放生過程中易使動物虛弱,相對易造成動物傷亡。

2﹒破壞大自然生態:在未經評估下的隨意放生,某些動物可能無法適應該環境,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僅無法延續動物生命,也有可能破壞該區的食物鏈,造成生態失衡。

3﹒不肖業者斂財:有需求就會有供應,不肖業者也看準該商機,不但建立非法養殖場,更是進行大量捕抓以供民眾購買,以獲取大量的暴利。

        所以目前大多數宗教團體(例如佛光山、慈濟功德會、法鼓山、昭慧法師所創立的關懷生命協會等等)或環保人士皆早已呼籲大眾以「護生」的態度取代大規模放生的行為。
 
以下綜合整理一下這些團體的提議以及自己執行「護生」的經驗給大家參考:

1 . 領養流浪動物;
2 . 減少肉食;
3 . 減少資源浪費;
4 . 參與淨山、淨灘活動,讓動植物擁有更好的生長環境;
5 . 支持搶救野外受傷或瀕臨絶種的野生動物,將受傷治癒後的野生動物野放,把悲憫之心轉成「為動物發聲」的力量;
6 . 停止商業性放生,避免落入放生產業鏈;
7 . 避免規模性野放,要考慮放生生物對環境適應力與對當地物種生態環境的衝擊;
8 . 鼓勵獻血。
 
        再次強調,個人支持放生,尊重放生,也身體力行放生多年,感覺放生就是藉喚醒悲憫來放過他人(他物、他事)、放過自己、放棄錯覺、放下不平等、放下對萬事萬物的控制抓取、放開自我維護的心的過程,衷心感謝提倡放生、參與放生的許多大德們,但或有一語建言:期望未來在繼續發動放生的同時,能否也順便提醒同伴和追隨者,儘量採取智慧的放生方式呢?

(文章來源:微信油麻菜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