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典籍暨考辦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 講記04發佈日期2013/08/10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 講記04
主講人:溫金柯
地點:象山淨苑
日期:2013.08.10.

一、復習前講

        今天我們講第四次。首先還是先回顧一下。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的內容,就是前面一個〈願生偈〉,偈頌之後,再以長行解釋這個偈頌。在解釋偈頌的時候,使用的一個總綱,就叫做「願生」。「願生」這個概念,就是《無量壽經》的最主要的精神,然後在願生心的前提之下,可以透過身口意三業的表達,而成為「五念門」的修行,也就是禮拜門、讚歎門,這兩個是身業和口業,然後心業(意業),就是所謂作願門和觀察門,就是止和觀,然後是回向門。
        也就是說,一個願生心,在身、口、意業的表現,就成為五念門,可以看到他這樣「由一成五」的開出來。而在〈願生偈〉裡面,最主要的內容是講觀察;而觀察當中,最主要是觀察三個,第一個是觀察極樂世界的國土莊嚴,第二個是觀察阿彌陀佛的莊嚴,第三個是觀察極樂世界菩薩的莊嚴。我們上次講的十七種莊嚴,指的是對於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國土莊嚴的說明。

        「略說彼阿彌陀佛國土十七種莊嚴功德成就,示現如來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也就是,這十七種莊嚴,就是如來的自利的大功德和利他的大功德。
        「彼無量壽佛國土莊嚴,第一義諦妙境界相,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說,應知。」這十七種無量壽佛的國土莊嚴,它是第一義諦妙境界相。從這裡可以看到,他的「收攝」和「開放」。收攝,就是極樂世界的國土莊嚴其實是第一義諦妙境界相。第一義諦妙境界相是什麼意思?就是涅槃,總攝為涅槃的境界。而這個涅槃的境界開顯為兩個東西──利他的功德和自利的功德,然後又把它分成十七句,「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說應知」指的就是自利和利他這兩個。但是他還可以再收攝回來,就是第一義諦妙境界相。我們上次講到這裡。

二、繼續前講
(二)佛的功德莊嚴
        接下來我們講佛的功德莊嚴。

云何觀佛莊嚴功德成就?觀佛莊嚴功德成就者,有八種相,應知。何等八種?一者座功德。二者身業功德。三者口業功德。四者心業功德。五者大眾功德。六者上首功德。七者主功德。八者不虛作住持功德。
        他這裡所說「觀察門」的這些內容,其實也是在講極樂世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裡第二個觀察的對象,就是阿彌陀佛的莊嚴功德,所以說「觀佛莊嚴功德成就者,有八種相,應知」。他把它分成八種。何等八種?就是「座功德成就。二者身業功德。三者口業功德。四者心業功德。五者大眾功德。六者上首功德。七者主功德。八者不虛作住持功德。」這個內容我們之前在解釋〈願生偈〉時有大略的說過,所以我們就把它的簡略念過去。
        什麼是座的功德?指的就是佛的佛座。「無量大寶王,微妙淨華台」,就是佛的佛座,是清淨的蓮華台座。
        接下來,身業功德。佛的身業是怎麼樣?是「相好光一尋,色像超群生」。祂的口業是「如來微妙聲,梵響聞十方」,這些我們以前都有解釋過了,今天就不說。
        祂的心業是什麼?「同地水火風,虛空無分別」。「無分別者,無分別心故」。各位可以看到這邊,是很有趣的一個東西。「地水火風」叫四大,然後「虛空」,如果再加上「識」,叫六大。就是說祂的心跟五大都是一樣的,都是無分別的。
        
        問:空是什麼?識是什麼?
        答:空就是虛空,識就是心識。這都是個很大的問題,我們在此不做說明。到這裡講的是佛的座,還有他的身口意,然後接下來描述佛和週圍眷屬的關係。
        接下來,何者大眾功德?就是「天人不動眾,清淨智海生」,這邊在講佛的大眾。
        接下來講佛的「上首」功德。上首就是大弟子的意思,他「如須彌山王,勝妙無過者」。
        何者「主」功德?所謂「天人丈夫眾,恭敬繞瞻仰」。「主」就是佛,祂在大眾中,祂是中心。
        何者「不虛作住持」功德?「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他這一段偈言本身的解釋是:佛的本願力,所有跟祂有因緣的人,能夠見到祂的人,他的所求都能得到滿足。就是阿彌陀佛過去曾經有過這樣一個願。世親菩薩在這裡,做一個更清楚的解釋:「即見彼佛,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與上諸菩薩,上地諸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故。」這裡說得很有意思,就是說:能夠有因緣見到阿彌陀佛的人,即使他對於清淨心還沒有證入、對清淨心沒有親切現量的體認,但也能夠決定得證平等法身。就是說:一個初學的凡夫菩薩,因為有煩惱障礙他去證悟自己的清淨法身,可是只要能夠見到阿彌陀佛,就能夠決定得證平等法身。換言之,阿彌陀佛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就在於:凡夫菩薩見到佛的,就能夠得證平等法身,然後他會跟已經證得清淨心的菩薩,以及上地諸菩薩(指的是大菩薩,像觀音、勢至這樣的大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這裡的意思是,還沒有往生極樂世界,而在這個世界能夠見佛的的凡夫菩薩,他就能夠迅速的超越次第的,證得寂滅平等。

        問:他這邊講的「畢竟」是當下?還是以後?
        答:「畢竟」的意思應該是「決定」。我覺得這個很有趣。很有趣的在哪裡?《雜阿含1033經》說:「依四不壞淨,修習六念」的人「汝今自記阿那含果」。換言之,一個於三寶得清淨的信心,並且習修念佛等六念法門的人,可以自己跟自己說,我會得三果,自己授記。《雜阿含經》裡有兩個經文這樣子講,就是說修念佛的人,他可以自己說我必定會得三果。三果是什麼意思?就是「不來」:「我死了以後,我會往生一個清淨的天界,然後不會再輪迴了。」
        《雜阿含經》其他的修空、無相、無我的那些修智證門的聲聞弟子,在修行過程中有一個辯證,就是:「聖弟子因觀察無我,得到無我智,然後心離我慢,順得涅槃。」他並不是得到無我智就是涅槃,他是得到無我智之後,然後心離我慢,順得涅槃。
        我覺得《雜阿含經》這個經文裡面,透露出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就是說,一個對佛存淨信,而習修念佛的人,他可以直接到一個境界,也就是說「念佛的心的本身就是解脫的心」。我覺得這跟上師所說的:「建立皈依三寶的生命態度——身口意行為確實趣向佛、法、僧,這是人類有生之年所能達到的最高修行境界」是一樣的。就是說,對三寶生起真實的信心,那個就是清淨心的本身。而修智證門的人,他卻要經過一個轉折,他要經過苦、無我,沒有我慢,然後再進入涅槃,他有一個辯證的過程,他有一個心理轉折的過程。可是念佛的人,對他而言:「這個就是了!」念佛的心的本身就是解脫的心。上師說:「現代禪念佛的心法是:名號既出,無佛無魔,南無阿彌陀佛。」這是說,念佛心和平等心是一體的,念佛心就是平等心。
        同樣地,世親菩薩在這裡說,一個見佛的人,他這個人其實是一個未證的、對於清淨心沒有親切經驗的人,他的所得到的,跟曾經有過親切經驗的菩薩是相通的,是同一個東西。我覺得這個可以用上師的法語來解,就是說,這個心其實就是人類所能夠達到的最高境界。人類所能夠達到高的心是什麼?就是皈依佛,皈依三寶的心,那個心就是解脫心。這裡面透露出某一種秘密。其實也不叫秘密,就是說,他清清楚楚的告訴你:「這個就是了!」這個叫作「以信代慧」,或說「信即是慧」。
        
        問:這個信,它有程度的差別?
        答:對,它有一個程度在那裡。它的程度在於說,它其實是靠「他力」,它有「他力」的意思在裡面。意思是,你要對這個他力有一個不壞信,他力才會對你有作用。可是你不能說:「我現在信心還不夠,我現在要增進我的信心」,這樣又叫作「自力」。其實應該是,你就相信他力,就是因為你信他力而滅自力,這個時候他力就會成就。如果說有辯證的話,這個叫辯證。所以他這裡又很肯定的說:「即見彼佛,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與上地諸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故」。他這裡是站在佛的那一邊來說的。而日本的淨土真宗講的「決定信」,這是站在眾生的這一邊說的。如果一個眾生,他一直在自問:「我有沒有得決定信?」這樣的人,他就是沒有得到決定信。與其這樣,不如你站在佛的那一邊,也就是說:「我不管你有沒有得到決定信,你們碰到我的人,你們都平等一如!」
        但是這裡會有一個困難。這個困難在於「見彼佛」是什麼意思?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有些人念佛也有一段時日,他覺得說:「我好像沒有見過佛耶!」我們的佛堂掛著小魚師兄寫的一句經文:「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當來現前,必定見佛!」這是說,我們念佛的人會見到佛。那「見佛」是什麼意思?我以後真的會見到佛嗎?
        有一句話說:「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三年,佛在西天」就是剛發心的時候,佛是很接近的,可是久了,佛好像離我很遠了。
        我們先前說過,見佛有幾種條件。而且前提是,如果沒有佛的威神力,眾生是不可能見佛的;然後接下來的條件是:業障很薄的、很虔誠的、有智慧的(見法即見佛),可能可以見佛。
        什麼是見佛的人?我們來舉幾個例子好了。我們上次有見過黃師姐。她算不算見佛的人?我們覺得,她是活在一個佛的世界中,佛說什麼,她就聽什麼,是一個洋溢在佛恩裡面的人。這樣的人可不可以算見佛?我們先不要決定。我們再舉清九郎和才市。鈴木大拙的書《妙好人》中介紹的淺原才市,他是一個做木屐的人,他一邊做木屐一邊念佛。念佛之中會有一些感動,他就用木屐刨下來的木屑記錄這些感動。鈴木大拙把他所寫的詩整理出來,並給它一些詮釋。這是一個。這本書,各位有空可以去看。另外,上師以前叫我們讀《純情的念佛人》,主角叫作清九郎,他是一個純情的念佛人。他是一個不太有知識的,甚至是一個傻傻的小孩,他的母親是一個信佛的人。他母親去世之前,很心疼這個小孩子,就跟他說:「你不要忘記念佛」。他就記得他母親這一句話,就一直念佛、一直念佛…,從初信到很深的信,到整個人成為一個很純情的念佛的人。
        我現在要問的是,一個純情的念佛人,他有沒有見佛?算吧!如果是算的話,那麼我們平常念佛的時候,如果比較有感動,比較有體會,比較有放下,或是比較有…,那個時候算不算見佛?應該算。就是說,這些是佛送的,不是你自己有辦法辦到的。這個法門基本上是一個信他力、信的法門;而那個心有點像這裡說的「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
        就像禪宗的直指人心是「你不思善、不思惡,那個當下的心,就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而淨土宗的直指人心,就是「你那個念佛的心,就是平等法身」。
        世親菩薩用一個「願生心」去統攝身業禮拜、口業讚歎、意業的止觀,就是所有的修行(包含往生淨土,還有所有的修行)的核心就是願生心。願生心是眾生回應佛的心,但卻是佛的本願力在攝受。所以一個念佛的人,其實就是接受佛陀的救度。而願意接受佛陀救度的那一個心本身,就是清淨心,就是修行的根本,就是你的家,就是你的清淨心。
        以前上師在介紹《純情的念佛人》一書的時候說過,同樣念佛,同樣念「南無阿彌陀佛」,或是同樣願生極樂世界的心,它還是有淺有深,有生有熟,有「佛在西天」、「佛在眼前」的差別。所以上師會說:念佛的人要能夠「宛如活在佛陀所主政的社會」。而佛所主政的社會,其實就是活在極樂世界的意思。上師說,純情的念佛人的生活就是圍繞著佛,就是他的意識形態裡的總統不是馬英九,而是佛,是阿彌陀佛。那他怎麼樣去工作?怎麼樣去照顧小孩?怎麼樣面對身旁周圍的人、街上的路人、一隻狗、一隻貓,還有鬼神?他都是以佛為主的,他就是活在佛陀主政的社會。這樣的人,即使他是一個未證淨心菩薩,他的心就跟淨心菩薩、上地菩薩是一樣的,同質的。
        他雖然體會不深,他還有雜質,他還很淺,他還有很多事情做不到,可是他已經抓到的那個質了。他去體會自己的渺小,然後放捨自己的執著、造作及算計,而皈依彌陀,接受彌陀的安排,那個質是一樣的。
        問:我們說「以信代慧」,那個信心,到底是自己可以努力得到的還是佛送的?
        答:當然是佛送的!
        問:那為什麼佛不送給每一個人?
        答:佛有送給我們每一個人。
        問:那為什麼許多人沒有信佛呢?
        答:因緣未到!就是說,佛的救度本來就在那裡,可是我們的因緣不具足。我們要為佛的救度而努力地創造因緣。這件事情是一個奧秘,在基督教神學叫作「預選論」,就是說上帝會救誰,是上帝的計畫,不是那一個人作主的。我覺得所有的言說,都無法說明這件事情,法界是不可思議的。但是我們還是說,佛有在努力度眾生。《思益梵天所問經》說,佛看到眾生自尋煩惱,而生起大悲,而願意救度他。佛不斷的在救度眾生。《大智度論》裡面提到佛教的一個信仰說,每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都有一個佛在那裡,祂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就是,看看誰的根器快要成熟了,就去救他。而根器還沒有成熟的呢?則是在想辦法讓他根器成熟。所以佛會度盡一切眾生。至於對我們這些被救的人,可以努力的就是讓自己的根器成熟更一點。我們可以這樣說,自覺程度越低的人越不努力,而自覺程度越高的人反而越努力。
        問:要努力什麼?
        答:以念佛為例。《大智度論》說,極樂世界的眾生,他們的念佛、念佛、念僧是「生得」,一出生就會了;而我們娑婆世界的人,念佛、念法、念僧是學來的;我們一定要有人教你,你才會念佛、念法、念僧;而極樂世界的眾生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就是念佛、念法、念僧,才生到那裡的。《大智度論》還有一句話:「菩薩不離念佛。」所有的菩薩都不離念佛。這句話的意思當然不是指每一個菩薩都在口稱「南無阿彌陀佛」,而是已經發了心的菩薩,他不會離開憶念佛,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應該說,所有的佛弟子都不離念佛。就是說,我們是被佛所攝受,可是我們也要憶念佛。我的意思是,佛要救我們,可是我們也要努力救自己,要不然你怎麼知道你有被佛救?你一定有「斷惡修善」,你一定有「眾罪消滅,善根增長」,對不對?你如果倒過來,「善根消滅,眾罪增長」,你怎麼說你在念佛呢?我的意思是,你既然被佛救了,你就要好好努力。
        不過,話再說回來,《觀無量壽經》有講到,念佛的壞蛋也會往生極樂世界,叫下品下生、下品中生。阿彌佛陀的救度是到這樣的程度。你看《觀無量壽經》的下品中生,說一個佛教徒毀犯戒律、盜用僧物、不淨說法,什麼壞事都做了,就是佛門中的敗類,臨終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這有一個重點在於說,阿彌陀佛好像不太在乎他做過的這些事情,祂要的是他的信心,要的是他的回心念轉。
        我們常聽到一些念佛的人講說:「我念佛,求下品下生就好了」,何不看看經上寫的下品下生是什麼狀態?你準備要幹嘛?阿彌陀佛厲害在哪裡?你去看《觀無量壽經》就知道,幾乎所有信仰淨土宗的念佛人,都會是上品上生。每天都在拜佛、念佛的人,上品上生幾乎都是這一種人,而下品下生其實真的是沒有辦法的,到臨終才後悔的十惡不赦的人。這其實是在說明,阿彌陀佛的救度是沒有條件的。阿彌陀佛是一個非常寬大為懷、非常喜歡人家念佛的佛。只要你念佛,就誇獎你,你有一點點善行,就都勸進你,都告訴你可以得到很大的成就,這才是淨土宗真正厲害的地方。所以我們應該要讚歎佛,因為念佛是一個很容易成就,迅速得到成就的一個法門。
        所以一個念佛的人要自我勉勵,但不要貢高我慢。你已經得到佛的攝受了,你已經得到佛陀的肯定了,你一定會往生極樂世界了,你已經成為被佛所疼愛的、被佛所保佑的那種人了。所以,上人說,「念佛之人,天神擁衛,彌陀住頂」,某種程度來講是確實如此。這不是貢高我慢,而是佛陀的威德就是這樣。所以念佛的人不要再輕賤自己,你是一個彌陀之子,就是上師講的「天公仔囝」。
        接下來「略說八句,示現如來自利利他功德莊嚴次第成就,應知」意思是說,以上在講觀佛的時候,佛有很多功德,我簡單的講這八句,這八句就是如來自利和利他的功德莊嚴次第成就,應知。他的意思說,前面七句是在講佛的自利功德,最後一句「不虛作住持」指的是利他功德。

(三)菩薩的功德莊嚴
云何觀察菩薩莊嚴功德成就?
觀察菩薩莊嚴功德成就者,觀彼菩薩有四種正修行功德成就,應知。 
何等為四? 
一者,於一佛土,身不動搖,而遍十方,種種應化,如實修行,常作佛事。偈言「安樂國清淨,常轉無垢輪,化佛菩薩日,如須彌住持」故;開諸眾生淤泥華故。 
二者,彼應化身,一切時不前不後,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眾生;種種方便,修行所作,滅除一切眾生苦故。偈言「無垢莊嚴光,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利益諸群生」故。 
三者,彼一切世界無餘,照諸佛會大眾無餘,廣大無量,供養、恭敬、讚歎諸佛如來。偈言「雨天樂華衣,妙香等供養,讚佛諸功德無,有分別心故。」。
四者,彼於十方一切世界無三寶處,住持莊嚴佛法僧寶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實修行。偈言「何等世界無,佛法功德寶,我願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故。

        接下來就是「云何觀察菩薩莊嚴功德成就?觀察菩薩莊嚴功德成就者,觀彼菩薩有四種正修行功德成就,應知。」這是在講極樂世界的菩薩是怎樣的。四種正修行功德成就,就是後面那四句。「一者,於一佛土,身不動搖,而遍十方,種種應化,如實修行,常作佛事。偈言「安樂國清淨,常轉無垢輪,化佛菩薩日,如須彌住持」故;開諸眾生淤泥華故。」這一段的意思就是說,極樂世界的菩薩,祂在極樂世界這個佛土,身不動搖,而遍十方世界都有種種的應化身,如實修行,常作佛事。這是在講祂的應化身。比如說,我們的上師在極樂世界了,上師就會有應化身到十方世界去度化眾生。這種應化是不可思議的,不是我們能夠理解的,可是經典裡面講的大菩薩都是這樣子。
        「二者,彼應化身,一切時不前不後,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眾生;種種方便,修行所作,滅除一切眾生苦故。」這個在解釋偈文「無垢莊嚴光,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利益諸群生故。」這個應化身,祂是一剎那、一念心之間,就能夠到十方世界,也就是說祂不是很忙很忙的,祂是一心多用,一心就可以應化到十方世界去的。這也是不可思議的。
        「三者,彼一切世界無餘,照諸佛會大眾無餘,廣大無量,供養、恭敬、讚歎如來功德。」這是解釋偈文「雨天樂華衣,妙相等供養,贊諸佛功德,無有分別心。」菩薩遍歷十方世界幹什麼?就是去供養諸佛。
        「四者,彼於十方一切世界,無三寶處,住持莊嚴佛法僧寶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實修行。」偈文是「何等世界無,佛法功德寶,我願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故。」如果哪一個世界沒有佛的話,祂的應化身,就會到沒有三寶的世界去度化眾生,去作佛。
        這四句其實講的是同一件事情,就是極樂世界的菩薩,祂在十方世界做利他的功德。也就是說,祂在極樂世界不是只有享受「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快樂生活、自利而已,祂在享受「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同時,祂的應化身,是看到所有十方世界佛的莊嚴,就讚歎佛的功德,而如果哪個世界沒有佛的話,祂就去度化眾生。所以這些菩薩除了自利之外,祂也到十方世界去利他。可以說所有的大乘經所說的菩薩,都在做這個事情。我們如果去看《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最前面那一段,對於與會菩薩的讚歎,基本上就在講類似這樣的東西。而我們現在不是淨土的菩薩,我們是被教化的人,被度化的人,被示佛法的人,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再修這裡的四個行吧!

又向說觀察莊嚴佛土功德成就、莊嚴佛功德成就、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 
略說入一法句故。 
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 
此清淨有二種,應知。 
何等二種︰一者器世間清淨,二者眾生世間清淨。 
器世間清淨者︰如向說十七種莊嚴佛土功德成就,是名器世間清淨。
眾生世間清淨者︰如向說八種莊嚴佛功德成就,四種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是名眾生世間清淨。
如是一法句,攝二種清淨義,應知。 
如是菩薩,奢摩他,毗婆舍那,廣略修行,成就柔軟心。如實知廣略諸法,如是成就巧方便回向。
        接下來我們再繼續解釋,「又向說佛土功德莊嚴成就、佛功德莊嚴成就、菩薩功德莊嚴成就。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他又把佛土、佛與菩薩這三個統攝到一個東西,叫作「願心莊嚴」,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心所莊嚴、所成就的,然後接下來他再度統攝說:「略說入一法句故。」這一法句是什麼呢?就是清淨句。這個清淨句就是什麼,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我們看到,本論在講極樂世界的時候,不斷的開十七種、八種、四種,然後統攝起來又是一種,叫作「清淨句」,就是智慧無為法身,就是涅槃境界。
        接下來他又把這個「清淨」分成兩種,一種叫作「器世間清淨」,第二個叫作「眾生世間清淨」。器世間清淨就是前面講的十七種佛土功德成就,眾生世間清淨就是八種佛跟四種菩薩的功德成就。
        「如是一法句,攝二種清淨義,應知。」就是說清淨、涅槃有兩個東西,一個是對象的世界,一個是身心的世界。身心的世界是莊嚴、清淨的,對象的世界也是莊嚴、清淨的。
        接下來他說,「如是菩薩,奢摩他,毗婆舍那,廣略修行,成就柔軟心。如實知廣略諸法,如是成就巧方便回向。」你可以看到他這種統攝跟開合,從一個「真實無為法身」,他可以開出去,兩個、三個,然後十七個、八個、四個,乃至於無量無邊個。此中有一個本末,本就是涅槃,末就是身心的莊嚴,再開出去是什麼?是身心的清淨。他再開出去,就是跟空相應的寶性、跟空相應的快樂、跟空相應的善行、利他。基本上就是這樣,是有開合的。
        奢摩他是止,毗婆舍那是觀。就是你透過這樣止觀廣略的修行,然後成就柔軟心。這個「成就柔軟心」是很有意思的。「柔軟心」簡單來講,就是「戒定慧」背後的心,就是隨緣的心、布施的心、願意幫助別人的心、不強作主宰的心。「如實知廣略諸法,如是成就巧方便回向」就是,如果你對於極樂世界,或是身心的那一些開合、詳細的狀況、統攝的狀況,都有一種如實的了解的話,你就會可以成就巧方便回向。就是你對這些熟練、有掌握,而且你成就自己的柔軟心的話,你就會能夠出來幫助別人。
        下一段他會講為什麼是這樣。
        好,我們今天先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