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錄

2007年訪問中華信義神學院略記發佈日期2007/08/22

一、 前言

        先師李元松老師往生後,與李老師結下宗教對話的美好因緣的中華信義神學院院長俞繼斌牧師,對於轉入淨土信仰的現代禪教團仍然十分的關心,除了在殯葬期間的慰問訪視之外,又邀請我參加在2005年12月5日舉辦的「祈願心靈探索─認知與體悟」宗教對話研討會,發表〈佛教祈願心靈的探索:以淨土信仰為核心〉。此後,與教團成員,尤其是華敏慧師姐經常連繫,對於我們共修會整理與隨學李老師淨土信仰的情況,經常垂詢。今年稍早,俞院長從檔案資料中,找到2002年6月李老師帶領現代禪同修拜訪「信神」時的全程錄影資料,並寄來敏慧師姐處。為此珍貴影像資料的再現,敏慧師姐感激莫名,直嘆為「上帝的慈悲眷顧」。

        前一段時間,俞院長向敏慧師姐表示,想到象山社區探視「現代淨土宗共修會」的同修。因為不敢讓長者勞駕,我們共修會的成員:世國、敏慧夫婦、青田、秀珍夫婦、世斌、曉琪夫婦和我,一行七人,2007年8月22日下午相約,到新竹市中華信義神學院拜訪。


( 俞院長和中華信義神學院老師們在李老師最喜歡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經句前與我們七位訪客合影。俞院長在歡迎牌上寫著:「歡迎現代淨土宗共修會到訪」。)

        俞院長很熱情的接待我們,神學院的幾位教授也同我們一起座談。雖然是沒有設定主題的自由談話,但是進行了錄音和錄影。

        席間,俞牧師對於共修會整理李老師的文獻,實踐李老師的教法,多所垂詢和勉勵,並且分享前一段時間,率團到羅馬和德國尋訪馬丁路德舊蹟的感想。

        此行感觸最多的,仍然是李老師過去所說的,來自「至高者信仰」同一血緣的感動。俞院長對於李老師的思想與信仰內涵,即使在李老師往生三年多之後,仍然存在著強烈探索的意思,使人深深的感動著。過去雙方在交流中,還有待進一步發揮的課題,俞院長仍然興趣盎然的詢問著。我們也就自己所知,回答長者的垂問。

        在交談中,俞院長給我們的鼓勵和啟示是非常豐富的。這裡僅憑記憶,記述一些印象比較深刻的內容。


二、談話略記

        俞院長談到在訪問馬丁路德走過的足跡的感想,從梵帝崗富麗堂皇的教堂,到路德家鄉德國樸素的小教會,一個是傳統而巨大的,一個是樸素而渺小的。但是馬丁路德的改教行動,風起雲湧,改變了基督宗教的歷史。然而對於路德來說,他的行動只是一個認識真理的人,說出了心中的真理,那樣的單純。俞院長說,李老師早年對於佛教的批判與挑戰,也只是說出他自己認識的真理而已。

        在座的歐祈人牧師說,對於信義宗而言,聖經的教導非常的重要,路德個人的信仰經歷也非常的重要。他表示相信對於我們而言,佛教經典和李老師個人的信仰經歷,也是同樣的重要。

        我們在談話中提到,自己過去上課筆記的一些內容,可能存在失誤的疑慮。俞院長談到,路德除了著作之外,也留下了一些他過去在與訪客居家閒談時,訪客或學生私下記錄的內容。這在路德的全部著作中,佔有它應有的地位。

        在隨性而自由的交談中,我們談到很多懷念李老師生前往事,以及人格典範的話。也有一些話題,是過去雙方宗教對話時談到的。例如俞院長一再表現興趣的是:「李老師所說的至高者、法界不可思議的神秘力量,是不是有位格?」歐牧師談到李老師所說的:「對於至高者的判定太快或太慢」的問題。一位神學院的老師和我們討論了李老師提倡「快樂、聰明、有品」的意涵,以及是否存在矛盾的問題……。我們有非常愉快而開放的對話。



(俞院長送中華信義神學院錦旗給我們。同樣的錦旗以前曾送給李老師,李老師一直掛在書齋中。)

三、啟發:信仰的火的試煉

        在談話中,從我個人來說,覺得啟發最大的,是俞院長談到信仰的經歷,大意是說:上帝會使我們的信仰經歷火的試煉,使它去除雜質,使它更純粹。這樣的說法,在佛教的淨土信仰中比較少談到。淨土宗主要談的是彌陀無條件的救贖,於彌陀生起信願,就能被救,到極樂無生的淨土。類似的教義,在基督宗教也是有的,如「信者得永生」。但是佛教的淨土宗,比較少談到一個信者、已經得救的人,在他力的恩慈中,將經歷的是些什麼?佛教通篇累牘重複著的,通常是一個個信者死亡時的瑞相,作為彌陀救贖的見證。這讓淨土宗的信仰的經驗性的內涵,相對來說,顯得比較平板、單薄,甚至貧乏。我們籠統地相信:「念佛,會使我們淨除業障,給我們的生命帶來改變」,但是我覺得俞牧師的講法,可以增加它的具體性和豐富度。

        我認為,這樣的提示,對於佛教淨土信仰來說,可以有澄清的作用。淨土教中,往往有一些奇怪的討論,譬如:「念佛的人繼續作惡,能不能往生淨土?」「念佛的人,在往生之前,除了念佛之外,是不是什麼都不做?」我認為,這些問題將在這一提示下,得以消泯。

        《觀無量壽經》說:「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從卑瑣平庸的凡夫,到「人中分陀利華」,其間的轉折是怎樣發生的?它確有一個「去除雜質」的過程。而俞牧師把這個過程,說成「來自至高者的火的試煉」。我喜歡這樣的講法。


四、小結

        在對談的過程中,我們強烈感受到俞牧師長者的關懷。來自長輩的勉勵與呵護,是李老師往生後,我們比較少感受到的,因此感受特別強烈。俞院長和歐牧師都有一種氣質,就是寬大的接納、無私的愛,讓我們如沐春風,覺得無論我們怎樣說、怎樣做,他們都能了解、都能接納。基督徒愛的見證,在他們身上是真真實實顯現著。

        最後,俞院長帶我們參觀已經建設數年,即將完工啟用的神學院增建大樓。行政處長魯思豪先生詳細的介紹著,他們在工作中實踐信仰的努力,也使我們深受啟發。



(參觀即將完工啟用的中華信義神學院新建大樓)

溫金柯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