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問答及其他

答嘉義O師兄書信之一:關於善導《觀無量壽經疏》定善散善分段的簡要討論發佈日期2011/06/07

答嘉義某師兄

       收到○師兄的來信,詢問拙文〈以經顯經的《觀無量壽經》大意〉中的一段評論善導大師《觀經疏》將「九品往生段」定名為「散善」的不妥,認為略有疑義。拙文的這段文字是:「筆者認為,將敘述九品往生的這一段經文界定為『散善』是不精確的。因為上品上生的人『修習六念』,其實就是定心思惟,因此也包含了『定善』在其中。而下品往生則都是惡人,不能稱之為『善』,因此把九品總稱為『散善』並不適當。」師兄提出的理由是:「修習六念」若只是屬於欲界定的思惟,則不應屬於「定善」;而「散善」之善應是指能夠得聞彌陀名號,反證其過去生必有善根之善,並非指「此生行為之善」,即「善惡對立的善」。

       我想從一個更根本的層次來談這個問題。從根本來說,善導《觀經疏》把該經的「正宗分」分為「定善」與「散善」就是一個不妥當的分法。正因為它是一個不妥當的分法,因此產生很多講不通的地方。

       就以師兄所說的「欲界定」為例,事實上在《觀經疏》中也提到了,只不過善導不是把欲界定與定心分開,而是把它們合起來,都算為「定善」。

       《觀經疏》卷一〈玄義分〉說:「問曰:云何名『定善』?云何名『散善』?答曰:從日觀下至十三觀已來名為『定善』,三福九品名為『散善』。」從其下的設問與釋答可以看出,善導首先要解決的是「十三觀」為什麼叫作「定善」的問題。因為此前的解經諸師把「思惟」與「正受」分開來,認為前者尚屬散心(也就是○師兄所謂的「欲界定」),只有「正受」才稱得上「定善」。「諸師將思惟一句用合三福九品以為散善,正受一句用通合十六觀以為定善。」善導的解釋是用引用《華嚴經》,把思惟與正受同歸為一類,也就是不分辨它們是欲界定或上界定,來解決這個問題:他說:「如斯解者將謂不然。何者?如《華嚴經》說:『思惟』『正受』者但是『三昧』之異名,與此地觀文同。以斯文證,豈得通於散善?」

       也就是說,在「十三觀」必須把「思惟」與「正受」統稱為「定」,才能稱為「定善」;而在上品上生段,卻必須把「修習六念」中的「欲界定的思惟」分別出來,才能稱之為「散善」。這也證明了這個分段法的不妥當。

       又,如果「散善」的善,指的不是「善惡對立的善」,而是得聞名號的善根,那麼又何必分辨這種善的「定散」之別呢?因為無論修習十三觀的,或是下品下生的,就其「得聞名號的善根」來說,並沒有差別可言。由此可見,在原初的構想中,「定善、散善」本來就意指「善惡對立的善」,否則九品的「上下」是怎麼安立的?只不過,下品是惡人,不應稱為「善」,因此以「散善」之名來加以統攝並不妥當。

       我在〈以經顯經的《觀無量壽經》大意〉指出,既然「九品往生段」不能叫作「散善」,那麼「十三觀」也因此不能叫作「定善」。《觀無量壽經》的大意並不是在說明修習十三觀是不可能的,眾生只能稱名來往生淨土。此經的大意是說,佛陀依夫人之問,告訴人們:發願往生的人應當修習三福,然後修習念佛三昧,詳述十三觀。隨後的九品往生段,佛開始敘述這樣修習念佛三昧的人,只要一日乃至七日,臨命終時,佛即來迎,此即上品上生。

       從上品中生以下,佛陀透過敘述其他各種不同的往生品位,來顯明往生靠的並不是眾生本身的功德,而是佛陀的慈願。但是佛陀並沒有認為眾生無法修習念佛三昧,相反的,此經所說的是,承佛慈力,眾生是可以在今生或多或少的得證念佛三昧,並且因此在此世即成為人中芬陀利華,觀音勢至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李老師說:「念佛能使人體證涅槃,是我的經驗;念佛能使人往生淨土,則是我的信仰。」又說:「活著的時候做一個覺悟的人,死的時候往生彌陀淨土。」淨土法門教人透過念佛,達到「活著的時候覺悟,死的時候往生淨土」,這是李老師的淨土法門非常重要的提示。透過這個提示,讓我們看到《觀無量壽經》的大意清楚的浮現出來,如上述。而印度唯一的淨土論書世親的《無量壽經優婆提舍》也清楚的呈現這一點。以下簡述:《無量壽經優婆提舍》的五念門,第一門身業禮拜,第二口業讚歎,能使人來世必生淨土;第三意業之奢摩他(止)、第四意業之毘婆舍那(觀),則使人「得入蓮華藏世界、得到彼處受用種種法味樂」,也就是現世得解脫之意了;進而第五迴向門,則使人未往生淨土就已成就無上菩提。

       無論是經義或論義,都非常的清楚,但可惜的是這樣的義旨被部份傳統的淨土詮釋者所蔽,不是傾向這一邊就是傾向那一邊。有些人認為淨土信仰只能讓人來世往生淨土,而不能教人現世修行,甚至認為現世修行的念佛人不解佛恩,因此不能往生淨土。有些則主張只有現世修行很好的念佛人,才能夠往生淨土。這兩邊雖然彼此相反,但是同樣都主張在某種情況下「念佛不能往生」,違背了淨土信仰的根本義。這都是由於不能如實解讀經文而導致的。

 
溫金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