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典籍暨考辦

稱名「念念不捨」考: 從《無量壽經》到善導大師與法然上人的轉折發佈日期2006/10/02


(一)「意識表層的唸佛」與「意識形態的念佛」

        根據一份同修手寫的筆記,李老師在1997年4月5日,於密嚴精舍談到念佛時說:

       
「念佛是一種皈依、祈請加持,也是一種意識形態。

        一般人念佛,是嘴巴念、心裡想,但究極而言,他沒活在佛的世界,他的意識上、生活上,佛的角色是不重要的。上師的念佛,有唸、無唸無差別,是心中有佛、生活中有佛、起心動念都有佛的影子,宛然活在佛所主政的社會,佛是我家一員,是我生活的主宰。若無佛,世界就成了無法想像的悲慘!

        此心境、此意識型態,是走到哪裡都很坦然,包括『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都在這樣的心態下進行,這就是上師所說:『皈依是佛教最難、也最高之處。』要真的發出這樣的感觸,才了解太虛大師〈三寶歌〉的內涵。一般人心中無佛,也不信佛,所以修行很久,仍難以成就,也得不到佛的加持、感受不到佛的攝受。」


        李老師曾說:「改變一個行為,不如改變一個觀念;改變一個觀念,不如改變一個心態」,指的是修行人應當致力於深層意識的修正,而不必在外在的、技術性的地方過份著墨。基於同樣的原理,李老師在這一段話裡,把念佛分辨為「外顯的、唸出聲的、意識表層的念佛」,和「深入意識底層、作為意識形態的念佛」,認為後者是「宛然活在佛所主政的社會」,自能感受到佛的攝受和加持。


(二) 善導與法然:「意識表層的唸佛」及其極致

        這樣的念佛觀,不強調嘴巴的「唸唸不停」,相對於一般淨土宗的教導來說,是相當不同的。因為自唐代善導大師以來,提倡「稱名念佛」的同時,就強調稱名的「相續」、「念念不捨」。如《往生禮贊》:「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觀經疏》:「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從此以後,淨土宗基本的行持就是稱名不斷。精進的人日課數萬聲,幾乎無暇於其他。有些人強調「念念不捨」,有些人則強調「一心不亂」。

        日本淨土宗的創立者法然上人,則依據善導大師的正助二業、正雜二行的分辨,進一步推衍到了「拋捨萬行,唯立稱名一行」的結論,認為「唯以念佛為往生本願」。換言之,除了稱名以外,一切都「不須做」,甚至是「不要做」。換句話說,只要有「意識表層的唸佛」就對了,其他的都不要。這樣的觀點,可說是提倡「意識表層的唸佛」之極致。



(三)觀念溯源:始自「十念」與「十聲」的歧義

        善導大師與法然上人的念佛觀,被稱為「本願法門」,也就是說,根據彌陀的本願而立教。他們說的「彌陀本願」,乃是專指《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的第十八願而言。但是我讀《無量壽經》,不能不覺得《無量壽經》所顯示的意趣,和法然上人所說的並不相同。至少,我覺得《無量壽經》並沒有透露出要人們「拋捨萬行,唯立稱名一行」的意思。我認為,從《無量壽經》到善導大師,再到法然上人,在這中間有一些觀念的轉折,逐漸發展出來的脈絡。以下我試著把這個脈絡理出來。

         《無量壽經》的第十八願,亦即彌陀的本願,依通行的曹魏.康僧鎧譯本,是這樣寫的:「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裡的「十念」,嚴格的依文解義,指的應該是「產生『欲生我國』的想法十次」的意思,而不是「稱佛名號」十次的意思。

        但是善導大師的理解,顯然是把這一段經文中的「十念」解釋成為「稱佛名號十次」的意思。因為他在《觀念法門》就直接把這一段經文改寫成:「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往生禮贊》也改為:「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善導大師這樣的改寫,可能同時隱含兩層意思。一是他也清楚的看到經文中的「十念」至少在表面上,並不等同於「稱我名字十聲」的意思,否則,他直接沿用原文就好,不必改動。第二、他覺得這樣的改動並沒有改變原意,否則就犯了竄改經文的過失。

        然則,這兩層意思可能是相互矛盾的。因為兩句話的意思,不會既不一樣,又一樣。但是我認為,善導大師之所以覺得可以這樣改動,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漢語中「十念」可以有「十個念頭」和「念十聲」兩個意思。或許因此善導大師認為,把「十念」改寫成「十聲」只是把意思明確下來,而沒有任何的竄改之處。

        但是,我們必須注意的是,畢竟佛經是從梵語或其他西域語言翻譯過來的。如果因為翻譯成漢語以後,由於漢語的使用情境而造成的歧義,因而衍生出新的解釋,就屬於無心之失了。



(四)「十念」的原意

        我們可以透過梵語原本,或者不同語言的譯本,來回復經文的原意,避免漢語的歧義之失。

        英國學者F. Max Mueller根據梵語《無量壽經》譯成的英譯本,關於漢譯本第十八願的相對經段,譯為:

「”O Bhagavat, if those beings who in immeasurable and innumerable Buddha countries, after they have heard my name, when I shall have obtained Bodhi, should direct their thought to be born in that Buddha country of mine, and should for that purpose bring their stock of merit to maturity, if these should not be born in that Buddha country, even those who have only ten times repeated the thought of that Buddha country, barring always those beings who have committed the five deadly sins, and who have caused an obstruction and abuse of the good Law, then may I not obtain the highest perfect knowledge.」

        將此段再譯為漢語,是:「世尊!無量無邊佛國的眾生,在我得菩提之後,如果他們聽到我的名號,想要出生在我的佛國,以圓滿他們所累積的功德;除非他們曾經犯了五逆之罪,或者曾經毀謗正法,否則即使他們只重複這樣的想法十次,卻無法生於我的佛國的,那麼我就不取正覺。」

        這個譯本和漢譯通行譯本「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比對起來,有兩個地方可以說,一是:「十念」清楚的指的是「欲生佛國十次」,而不是「稱佛名號十聲」,由此可見,善導大師將漢語的譯本解釋為後者,是一種誤讀。二是:它將願求往生極樂淨土的眾生的想法點出來,往生淨土是為了「圓滿自己修行的功德」。

        可以進一步再說明的是,關於「乃至十念」的梵語,日本佛教學者藤田宏達「淨土教中行之中心問題」一文曾加以解說。這裡引用兩段,第一段是:

        十念之念的原語,為citta。《無量壽經》第十八願之「乃至十念」之相當梵文明白說明「即使由此生起十念」(antaso dasabhis cittotpada-parivartain),這同樣表現在三輩段下輩文中有所說明。即依據《無量壽經》「乃至十念」,相當梵文中說:「即使由起十心」(dasacittopadat),應該注意,更在《無量壽經》「乃至一念」,梵文是「即使生起一念」(antasaekacittotpadenapi)幾乎是同樣的使用。

        第二段,藤田宏達說:「順便一說,此一念說,在中國、日本之淨土教中,所瞭解稱名念佛之意是如所周知的,看出是後世之解釋,從現在看來,幾乎是可以成為決定說。」

        對藤田宏達先生此二段文字,可進一步的說明是:citta是很常見的梵文字,通常就譯為「心」或「意」。第六識,就是citta。由此可見,梵語原本,根本沒有「唸」的意思。 因此,藤田宏達接著指出,中國、日本淨土宗把一念解釋為一聲,是「後世之解釋」,換言之,不是經典原來的意思,他認為,比對梵本之後,「幾乎是可以成為決定說」。



(五) 《無量壽經》的意旨:滿足眾生的菩提願求

        事實上,整部《無量壽經》透露出來的意旨,法藏比丘發起淨土大願的目的,就是為了協助「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想要出生在極樂淨土,以圓滿他們所累積的功德」的眾生。也就是說,是為追求佛道的人,滿足其所有的願求。

        這個意旨從「四十八願」的整體看來,是非常明顯的,為恐繁瑣,這裡不詳加開展。這裡只想舉出,該經的「三輩往生」也可以看得出來。經文說:

        「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

        也就是說,《無量壽經》中,往生淨土的最低綱領,是「當發無上菩提之心」,再加上「願生其國」就可以了;假使不能作諸功德,也沒有關係。「中輩」和「上輩」都同時具有同一綱領,不同的在於他們此世所作功德的程度。換言之,無論上中下輩,如前所說,往生淨土是為了「圓滿自己修行的功德」。

        除此之外,《無量壽經》所描述的極樂世界天人,過的並不是單純的物質享受的日子,而是精進修行、自覺覺他的生活:「專樂求法,心無厭足。常欲廣說,志無疲倦。」讀《無量壽經》,強烈感受到的是阿彌陀佛願意滿足的,是一切追求佛道的人的願求。我認為,這是淨土信仰的根本義,也是淨土思想與一般神教的「天堂」不一樣的地方。



(六)「念佛」與「萬行」的結合與脫離

        現在我們回頭來檢討,如果佛的本願中的「十念」指的是「欲生我國的想法重複出現十次」,而不是「唸佛名號十聲」。那麼,「十念」指的是一種想法,是對佛的信賴依靠和對清淨佛國的嚮往盼望。換言之,比較類似於李老師所說的,意識底層的形態。一個人只要想要往生淨土,彌陀自會知道,臨終自會來迎,滿足其願求。佛與願生淨土的眾生,是一種默默之中,相互契應的關係。因此,往生淨土之前的此世,與其說彌陀要我們過著一種不斷動嘴唸他的名號的日子,不如說,他希望我們過著有必成的信心、不怕退墮浮沈的安心,安穩地走向菩提的日子;用李老師的話來說,是「心中有佛、生活中有佛、起心動念都有佛的影子,宛然活在佛所主政的社會,佛是我家一員,是我生活的主宰」的日子。在這樣的情況下,嘴巴是不是一直在動,六字名號是不是一直嗡嗡作響,似乎並不重要。在這裡,(作為深層意識形態的)「念佛」,與「萬行」是一種統攝的結合關係。

        而善導大師把第十八願的「十念」解釋為「唸佛十聲」,這樣就把重點轉到外顯的、表層意識的稱名上面來。固然可以說,「深層的意識難辨,表層的意識可見」,為了普化,以明顯的「稱名」取代隱微的「欲生極樂佛國的心念」,所謂「就行立信」,是相當善巧的方便。而且,善導大師界定的「念佛」,並不是只有「口稱彌陀名號」而已,他沒有忘記「念佛」的通義,強調:

        「言『念佛』者,即專念阿彌陀佛口業功德、身業功德、意業功德;一切諸佛亦如是。又,一心專念諸佛所證之法,並諸眷屬菩薩僧。又,念諸佛之戒。及念過去諸佛、現在菩薩等難作能作、難捨能捨、內捨外捨、內外捨。此等菩薩,但欲念法,不惜身財。行者等既念知此事,即須常作仰學前賢後聖捨身命意也。」

        也就是(通於表層意識與深層意識的)念佛,與萬行也有統攝的關係。這與《無量壽經》的意旨仍然相去不遠。

        但是發展到法然上人,以為除了稱念六字名號以外,要對其他的一切「捨閉擱拋」。這被割裂開來,孤伶伶的(表層意識的)「念佛」一行,被付予過多、過大的功能。甚至很多人機關算盡,為此改名為「南無阿彌陀佛」,以為下了地獄,閻王老子審問時,一報出名號,名號的力量就可以直接使他由地獄往生極樂。「阿彌陀佛」的名號成了宇宙無敵超級大咒語;「自淨其意」的佛法,成了召神驅鬼的無上咒術。這樣的信仰影響下,日本淨土宗還經常會出現「念佛而作惡是否可以往生」這一類奇怪的疑問,可以說和這種把念佛與萬行割裂對立起來,並且界定在表層意識的行為,是有因果關係的。



(七)稱名的功德

        以上的討論,主要是從《無量壽經》第十八願原意的辨析開始,指出彌陀自會滿足欲生其國的眾生的願求,而在這當中,並沒有提到是否要「稱其名號十聲」。《無量壽經》的意旨是,凡是有修行之意的佛弟子,只要想得到彌陀建立淨土的協助,就可以成滿其願。也就是說,稱念彌陀名號,並不是《無量壽經》中所設定的往生的要件。但是,是否就不唸佛、不稱誦彌陀名號了呢?我想,並沒有這樣的意思。

        因為無論如何,從佛教的典籍來看,稱念諸佛的名號,仍然是一個很殊勝的法門。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論.易行品》說:

        「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

        又說: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

        稱誦諸佛名號,是能使人得不退轉,乃至得無上正等正覺的法門,其功德不可思議是無庸置疑的。

        因此,如果有人根據《易行品》提供的稱名法門求生淨土,當然是合乎經典的。但是,若根據《無量壽經》,更多的是近乎無條件的滿足欲生淨土者的願求。而這樣的念佛人,其心態近似於李老師所說的,「念佛是一種皈依、祈請加持,也是一種意識形態。」這樣的念佛人,他在表層意識層面,不會追求「唸唸不捨」,他是「有唸、無唸無差別」,在這樣的情況下,主要是「宛然活在佛所主政的社會,佛是我家一員,是我生活的主宰」,在這樣的情況下,當然也會隨順隨喜常念佛,生活中洋溢著阿彌陀佛的恩光。


 
溫金柯
二○○六年四月十一日撰
二○○六年十月二日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