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錄

藍吉富老師新書《佛教史論十八篇》隆重出版!發佈日期2016/04/24


@請購資訊(按下圖連結)


(轉貼自:妙心寺全球資訊網
 
 
自序 (藍吉富)
 

        本書收集的十八篇文章,是近十二年內,我在不同場合(學術會議或演講稿)所撰的佛學論述。由於所談的問題,絕大部份都屬於佛教史領域,所以命名為《佛教史論十八篇》。

        十二年前(2003),摯友李元松(現代禪教團創辦人) 為了祝賀我年滿六十歲,因此為我出版拙作《聽雨僧廬佛學雜集》一書。之後數年間,我又出版了《認識日本佛教》(2007)與《臺灣佛教辭典》(2013)兩部拙著。 其間,隨著不同機緣而零星撰寫的專文則迄未結集成書。這次所出版的這部拙作,就是這些專文的彙集。

        本書這十八篇論述,可以分為通論、印度佛教、漢傳佛教、日本佛教四類。其中,通論類的第一篇〈抉擇、揚棄與衍生——佛教多元發展現象之歷史解析〉一文,是我在四十年來研究佛教史的小心得。也是我對二千多年來佛教的發展路線與變化緣由的掌握。應用拙文所拈出的幾個切入點,去觀察佛教文化的轉型與變化,則對現代世界佛教之多元與異樣,當不難理解其所以變化與轉型的緣由。

        另外的十七篇文字,各有不同的專題,且涉及印度、中國、日本等地的佛教文化,可以說是佛教史問題的雜集。 乍看之下,其間似乎沒有一貫的主題;但是,如果再進一步思考,當可以窺見這些繽紛多采的問題、與異樣多元的佛教生態,其實就是歷代佛教菁英分子之「抉擇、揚棄與衍生」的結果。 

        二十世紀以來的國際佛學界,發言權是被掌握在學術界(非信仰界)學者手中的。這類佛學研究,方法與態度都源自十九世紀的歐洲學者。研究方法是西方的,態度是非信仰的。這樣的學術特質在佛教史、文獻學、詮釋學、佛教哲學等方面,曾經產生了非凡的影響與成果。 這類佛學研究,是在為人類文明史作解析,是為「非佛教徒」服務的,我稱之為「學院佛學」。

        「學院佛學」的成果,有些是會破壞傳統佛教信仰的(如:大乘經不是釋尊所說;天台宗的判教違背史實⋯⋯)。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其中的若干態度與方法,如依「求真」的標準來衡量,則是值得讚嘆的。

        與「學院佛學」相對的是二千年來以寺院為據點的傳統信仰式佛學研究。這類佛學我稱之為「寺院佛學」。顯然的,從基本立場、研究態度、方法、目標等方面來考察,這兩類佛學確實有相當程度的差異。其中,最重要的差異,應該是二者所持的立足點完全不同吧?學院佛學是求真而非信仰的;而寺院佛學則是以信仰為出發點的。由於立足點不同,因此這兩類佛學研究所關心的論題也有方向上的差異。譬如寺院佛學關心的修行、解脫、禪定三昧等問題,往往不是學院派學者注目的焦點。 而學院佛學界所討論的甚多問題,也往往會讓佛教徒覺得不關痛癢、味同嚼蠟。 

        本書所收集的這些文字,有一大部份是屬於學院佛學的佛教史領域。但是,也有部份文字較偏向寺院佛學所關心的論題。譬如:〈天界的大乘佛教〉、〈人本思維與宗教思維〉、〈情欲與修行〉、〈顯教觀音、密教觀音與民俗觀音〉、〈日本的不動明王信仰〉⋯⋯等篇,都可以看出這一傾向。我的用意無他,就是想針對佛教徒的需要多作一些佛學探討。對於近百年來,學院佛學界一味地「為非佛教徒服務」的趨勢,我想作一些平衡的舉措。因為我雖然是個佛學研究者,但是我同時也是個佛教徒。從事「深化佛教信仰深度」的研究,不祇是我的興趣,也是我的職責。因為,佛教文化是佛陀及歷代佛教徒所開創出來的,如果佛學研究只為「非教徒」 服務而不理會佛教徒的需要,這是不公平的。

        妙心寺前任住持傳道上人是我所敬佩、懷念的弘法師。 上人生前曾有意為我出版這些拙作,然而,未及籌措而上人即告溘然圓寂。人命之無常,真令人唏噓不已。 最近,妙心寺諸師再度言及此事, 筆者自當欣然從命。可惜的是,已經無法面呈傳道上人、親聆指教了。

二○一五年 於新北市新店·聽雨僧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