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淨簡介

〈淨土發願文〉與李元松老師的淨土信仰發佈日期2006/07/15


(一)前言

        在李元松老師提倡的淨土信仰的過程中,〈淨土發願文〉可以說是相當重要的一篇短文。筆者記憶所及,在現代禪教團,第一次看見〈淨土發願文〉,應該是在1991年12月出版的錄音帶《禪門心法──本地風光(沙門正受)》時,將此文印於一張厚紙上,附在保存錄音帶的盒子裡。從那時開始,李老師就鼓勵同修,早晚念誦〈淨土發願文〉,作為功課。因此,現代禪的同修,人人都能熟背〈淨土發願文〉,殆始於此時。

 
        李老師2003年12月往生前,曾於5月18日到7月8日,以SARS流行的疫情為因緣,對現代禪同修講授生平最後的課程,即「淨土信仰九堂課」。在同修最近整理出的筆記來看,開宗明義,仍然以「早晚唸〈淨土發願文〉」作為功課。
 
        由此可見,〈淨土發願文〉是李老師相當重視的一篇短文,分析這篇短文可以窺見李老師淨土信仰的一些特色與內涵。
 
(二) 〈淨土發願文〉在漢傳淨土信仰中的盛行

        李老師要現代禪同修誦念的〈淨土發願文〉,約200字,全文為:「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薩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執金臺,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密。

 
        這篇短文,在現今的台灣佛教界是相當通行的一篇文字。在佛教出版社出版的《佛門必備課誦本》中,「暮時課誦」中,就有這篇。漢傳佛教重要的淨土叢書也都加以收錄。如宋.王日休(1100-1173)編的《龍舒增廣淨土文》、宋.四明宗曉(1151-1214)編的《樂邦文類》都將此文與「十念法」一起收入。到了元代,對漢傳淨土信仰有極大影響的淨土要籍、天如惟則(1286-1354)的《淨土或問》,也引用此文與「十念法」,指出「如上念佛之法,至於回向,乃先德垂訓,切要之方,盛傳於世久矣,當遵而行之!」可見它到元代已廣為流傳。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禪師兼淨土提倡者蕅益智旭(1599-1655),編的《淨土十要》中,也將此文的原始出處,即宋.慈雲遵式的〈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收在第二卷。由此可見,無論是摘錄或是全錄,此篇短文可說是漢傳淨土信仰傳統中的名篇。
 
(三) 〈淨土發願文〉所反映的漢傳佛教淨土信仰傳統之特色

        〈淨土發願文〉在各種不同的文獻中,有不同的名稱。有人也稱它為「西方發願文」、「慈雲懺主西方發願文」等等。但它原來的出處,是慈雲遵式的〈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中的一段。

 
        慈雲遵式(964-1032)是北宋天台宗的高僧。與中興天台宗、被尊為天台宗十七祖的四明知禮(960-1028) 是至交同門,也同時是天台宗山家派的代表人物。
 
        唐以後的漢傳佛教,與唐代鼎盛的佛教相比,出現了一個新的趨勢,就是佛教的各宗各派,在弘揚延襲自唐代的自宗的同時,都歸心於淨土。譬如,禪宗的永明延壽(904-975)提倡禪淨雙修,著名的「四料簡」,對淨土推崇至極。延壽可以說是漢傳佛教確立禪淨合流的奠基者。同一時代中興的天台宗,無論是四明知禮,還是慈雲遵式,都大力的提倡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求生淨土,也確立了台淨合流的傳統。除此之外,宋以後的華嚴宗、律宗也有相同的情形。
 
        今人有所謂漢傳佛教淨土宗十三祖之說,其中屬於這個時代的,永明延壽被尊為第六祖,其實延壽是嗣法於禪門法眼宗的巨匠;第七祖省常(959-1020),其實是個提倡淨土信仰的天台宗僧人。
 
        相對的,這個時代也曾經發展出純粹的阿彌陀佛淨土信仰的教團,也就是由宋末僧人茅子元(1096?-1166)創立,並興盛一時的白蓮教。
 
        從這一比對,我們可以看出兩個特色,一是:無論表面上看起來,有沒有所謂獨立的「淨土宗」的存在,但由於當時所有的宗派都推崇並提倡淨土信仰,因此淨土信仰在這個時代,可稱為「極度的興盛」,值得後代的重視。二是:屬於純粹提倡阿彌陀佛淨土的白蓮教,被貶為漢傳佛教淨土信仰的偏流;相反的,以禪宗、天台、華嚴等宗派為基礎的淨土信仰,才是漢傳佛淨土信仰的主流。否則,公認的「淨土宗」祖師,到了宋代,將不是延壽和省常,而是白蓮教的茅子元,及其歷代的傳人。
 
        曾看見有人套用日本佛教史中的「寓宗」概念,來說明淨土信仰在漢傳佛教中的地位;這其實是不倫不類的。因為在日本佛教史上,由於「成實」及「俱舍」兩個小乘宗,附屬於「三論」及「法相」兩個大乘宗而輸入,後來也無何發展,故被稱為「寓宗」。這和淨土信仰作為宋以後的各宗派共同的歸趣,是完全不能類比的。「寓宗」是附屬品之意,淨土信仰在宋以後的漢傳佛教,實際上是各宗派的共同歸趣,它怎能以「寓宗」,也就是「附屬品」來描述其存在的狀態呢?
 
(四)〈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所反映的淨土觀

        〈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是一篇短文,所謂「二門」,一是「決疑門」,二是「行願門」。前者在於闡釋「往生淨土」此一法門何以是可信的,其中又分為三個問題,即「疑師」、「疑法」、「疑自」。

 
        在「疑師」這一段中,慈雲遵式指出,介紹西方淨土,令眾生迴向往生的,乃是釋迦如來和十方諸佛,而不是凡夫或因位的菩薩。因此,對此法門不應有疑。
 
        在「疑法」這一段中,遵式認為,淨土教在佛法的教判當中,屬於「大乘中大乘,了義中了義」之法,並且用天台宗的理論確立這一論斷。
 
        在「疑自」這一段中,遵式提出了這樣的設問:「我是博地凡夫,世緣纏蓋,云何此身生諸淨土,入賢聖海,同正定聚耶?」回答是:「若了如上法性虛通,及信彌陀本願攝受,但勤功福,寧俟問津?況十念者得生,唯除五逆及謗正法;又,定心十念,逆謗亦生。今幸無此惡,而正願志求,夫何惑矣?」換句話說,遵式根據《無量壽經》的第十八願,與《觀無量壽經》的下品下生,說明凡夫只要正願志求,都可以往生淨土。
 
        而「行願門」則介紹了四種修行的方式:一、「禮懺門」,二、「十念門」,三、「繫緣門」和四、「眾福門」。他將一比喻為淨良田,二喻為下種子,三喻為灌溉,四喻為施肥。能夠四門都修的人,是最好不過了。但是如果沒有時間的,隨修其中三項、兩項或一項的,「皆生彼國」。原因是:「以四門中,各有行願,皆是正因故也」。他又建議,可以在六齋日修「禮懺法」,每天修「十念法」,而「繫緣門」和「眾福門」可以「任力所能」,「任意行之」。之所以必須每修「十念法」,乃是因為:「以十念是淨因要切,必不可廢。」
 
        所謂「禮懺門」,指的是在道場中,禮拜三寶,懺悔無始以來種種眾罪。並以懺悔所生善根,迴向往生淨土。
 
        「十念門」指的是,每天早晨,「服飾已後,面西正立,合掌連稱阿彌陀佛。盡一氣為一念。如是十氣,名為十念。」十念以後,發願迴向。發願迴向的內容就是通常所見的〈淨土發願文〉(常見的文句將慈雲遵式的原文略加刪節)。
 
        「繫緣門」是指在日常生活的歷緣對境中,「雖造次,而常內心不忘於佛,及憶淨土」,並且由於憶佛的緣故,「任運常遮一切惡念」。又,「如是相續念佛在心,能辦一切淨因功德」。也就是,由於念佛的影響,而自然地消惡增善。
 
        「眾福門」指的是尊重宗教師、孝養父母、正法治國、影響社會減少殺生、深信因果等等修福的德目。而且隨作一福,就要記得迴向往生淨土。
 
        從以上所述的〈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我們看到其所反映的淨土信仰,有幾個特點:一是他把淨土視為所有佛法中最殊勝、了義的教法,但對於大乘佛教的其他法門,同樣的肯定。二是他把往生淨土的原因,定於阿彌陀佛的本願,凡夫十念即生。三是在行持上,認為往生淨土的必不可廢的功課,是每天早晨的十念,以及十念之後的發願迴向。四是,在十念的基礎上,把憶佛念淨土的心情,貫穿到日常生活的歷緣對境中,乃至於在社會中實踐植基於信仰的善行。
 
(五)遵式、法然和李老師淨土觀的比較

        這樣的淨土觀,與法然上人《選擇本願念佛集》為基礎而開展出來的有日本特色的淨土教,有些許的不同:
        一在淨土教與全體佛法之間,法然用道綽《安樂集》的「聖道門」和「淨土門」之判,視為異質性的兩種教法,而加以對立。相對於此,李老師則將「阿含、般若、禪、密、淨土」視為同樣可以引導人們體得涅槃的佛法,其間的差異唯是其方便的成熟度,而將淨土判為最老辣、最普入世間的佛法。這樣的態度,更近於以〈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為代表的漢傳淨土教的思維,而不同於以《選擇本願念佛集》為代表的日本淨土教。
 
        二、在往生淨土的原因方面,〈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和《選擇本願念佛集》同樣都以《無量壽經》第十八願為根據,「信陀本願攝受」,成立凡夫往生淨土的信仰。這一點,李老師也無有差異。由此可見,「本願法門」四字,不是法然一系所獨有,漢傳佛教主流的淨土信仰,也是植根於此的。
 
        三、在行持上,法然一系,重視持名念佛,令聲不絕,念念不捨。遵式則最強調的是每天早晨的十念,及隨之而來的發願迴向,即是唱誦「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等二百字。這幾乎就是李老師教導給現代禪同修最主要的念佛方法。遵式的這一行持法,不強調多唸,因為每天十念就好。李老師亦是如此。他常說的一句話是:「每天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然後隨心所欲,一切都圓滿。」強調的是每天都能念佛,而不強調一定要多唸。
 
        四、在為善修福方面,法然上人強調的是拋捨萬行,唯立「稱名唸佛」一行。這與漢傳佛教的淨土信仰傳統,是相當不同的。而李老師則認為,真正的念佛並不在於口中的有唸無唸、多唸少唸,而在於有沒有「宛然活在佛所主政的社會」。這與遵式的「十念門」、「繫緣門」、「眾福門」所組成的概念是完全相通的。
 
(六)〈淨土發願文〉的內容分析

        以上從外延部份,介紹了〈淨土發願文〉的思想特色,接下來還可以進一步從〈淨土發願文〉的內容本身,看遵式撰寫這段文字的意旨,以及李老師選定此文的眼光,都反映他們心中的淨土信仰之特色。
        以下逐段分析:
 
       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這是凡夫發起祈願,請佛慈悲攝受。有往有復。李老師很喜歡「一心歸命」四字所含的意象。
 
       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薩道,求生淨土。在誦念本發願文之前,有十念稱名。因此這裡說明眾生稱名念佛、求生淨土的動機,是為了圓滿自己的菩薩道。這一提示是非常重要的。從《無量壽經》對淨土天人德行的描述,可以看出,淨土原是為圓滿菩提願的行者而創建的。遵式的「為菩薩道,求生淨土」這一段話,可說完全精確地掌握了《無量壽經》的要旨。
 
       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這是表明,遵式乃是以《無量壽經》第十八願為往生淨土的根本依據。
 
       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這是在「十念門」中含攝「繫緣門」和「眾福門」的意思。以念佛統攝萬行之意。
 
       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執金臺,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這一段也是「承佛慈力」的結果,它是《阿彌陀經》「其人臨命終時」段,和《觀無量壽經》「上品上生」段的結合。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密。這是最後歸結到對三寶的皈依之意。
 
        綜上所述,〈淨土發願文〉有幾個特色,一是眾生的菩提願,二是依十八願往生,也就是依阿彌陀佛的誓願而被攝受往生。三是承佛慈力的見證,包括了生時的消罪增善,和臨終的吉祥往生。四是相信能得上品上生。
 
        由此四個特色所形構出來的眾生(也就是誦念〈淨土發願文〉的人),乃是「蒙佛本願慈恩所攝受、感召、護佑的發菩提心眾生」的形象。這與日本法然一系的淨土教,始終自視為愚惡凡夫而念念不捨以得救度的意識,有明顯的差異。
 
        李老師曾經指出,「法眼清淨的菩薩行者」是般若經、華嚴經為代表的大乘經的主角。借用這樣的概念,那麼我們可以說,淨土經中的主角,應是「蒙佛本願慈恩所攝受、感召、護佑的菩薩行者」這樣的形象才是。從這裡來看,筆者認為,以慈雲遵式為代表的漢傳佛教的淨土信仰,已經精確的掌握了這一意涵。同時,李老師對〈淨土發願文〉自始至終的讚歎推崇,確是有所見的。
 
溫金柯 
2006年7月15日